今天听完黄老师的这节家庭与学校之间如何构建新型伙伴关系课程,很受触动,我们家庭和学校之间培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孩子,终身幸福的能力;两个着眼点是:自强独立的能力,幸福生活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有三个维度:人格成长,知识增长,亲情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知识能力很强,人格能力不足,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分低能;如果一个孩子,人格能力不足,亲情发展的不好,那么,他就失去了未来的幸福生活的能力。
黄老师在课堂上,对培养孩子,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育人如育树,生命如树,亲情如树根,人格好比树干,知识和能力,好比树枝和树叶,完整的教育必须兼顾,培育亲情,发展人格,增加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孩子未来的人生才会硕果累累。
听完这节课,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只抓成绩、忽视人格,显得较为突出。有很多孩子,因为在上大学之前成绩优秀而备受关注,没有关注到这些孩子们人格发展的情况,所以一离开因成绩而荣耀的高中生活,这些孩子,就找不到生活的动力,意义和活着的价值。我们身边也出现了很多,考上大学而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辍学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一步入社会,就出现了适应不良,比如,一些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到了该参加工作的时候,却呆在家里啃老族,迟迟不愿步入社会自食其力。实实在在的辜负了国家对他几十年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本该对孩子有更多亲情的培育和人格的培养,可是家长却弄混了自己的培养目标,也天天盯着孩子的学习,重智育轻德育,导致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是巨人,在人格成长方面是矮子。有许多家长抱怨:自己对孩子,辛辛苦苦的陪伴,孩子不懂感恩;对孩子学业几十年的培养,到头来,孩子没有生活的能力,不懂人情不懂世故,像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一样……
听完黄老师的这节课,我想问问家长,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是孩子的过错吗?这是孩子自己追求的生活吗?是谁剥夺了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呢?我们如何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运用黄老师课上的理念,那就是:在家中,我们要培育孩子的亲情,让孩子首先得到爱,然后也会去爱别人,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情感丰富,内心丰盈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在学校能够热爱同学,尊重老师,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关心社会,与时俱进。做到这些,也许孩子的未来才会真的充满希望,孩子才能真的成为一个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