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点疗法学习笔记5:触发点引发的症状
1、疼痛、麻木感、刺痛感、过度敏感、烧灼感等。
2、虚弱、肢体协调困难、僵硬、肿胀、活动度受限。
3、内脏牵涉痛。内脏-躯体牵涉痛。躯体-内脏牵涉痛。与肌肉骨骼牵涉痛鉴别。
4、肌肉骨骼牵涉痛。
大部分情况下,牵涉痛是一种身体深层的触痛,有时因为身体移动或运动,疼痛会变得尖锐,让人感觉被电击一样刺痛。
疼痛程度更多因神经末梢致敏和中枢致敏程度不同而不同。
对于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我们不应首先想到关节炎,而要先考虑是不是触发点疼痛。
5、内脏痛
6、牵涉痛的产生机制。
会聚投射学说。脊髓中单个的第二级神经元实际上会接收第一级神经元发出的信号,第一级神经元位于内脏、皮肤、关节和肌肉中。这些电子信号在脊髓中同时处理被整合成一个整体,然后传至大脑(分不出具体来处)。
中枢敏感化学说。对组织造成损伤或潜在损伤产生的伤害性信息,刺激与特定肌肉相连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感受区域,还会将远处其他不活跃的背角神经元的感受区域唤醒(中枢敏感化);大脑处理所产生的伤害性感受(疼痛信号)会沿着某个脊髓神经元提供的整条神经通道(多组肌肉)投射出来,形成牵涉痛。中枢敏感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过渡兴奋,其特征是对疼痛和通常情况下的非疼痛刺激有过渡敏感的反应。活跃触发点和潜在触发点都会对脊髓神经元输出伤害性信息。
7、牵涉痛区是可以预估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只有很小的差异,但必须注意其细微的差异。其常常出现在关节或靠近关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