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简书,继续笔耕不辍。许多人问我,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说幸好我还在
我曾经放弃过一个最好的女子,曾经放弃过一个成为万人膜拜的写手的机会,不过我清楚,我还在,一切都还会变好 。
上周看关键时刻,很久没看了的一个节目,这是个台湾省的节目(我不喜欢纠结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是我在之前在别的平台遗留的习惯)没有想到刘宝杰请辞。他是这个节目的一直以来的主持人,但是现在离开了,匆忙而突然。关键时刻从一个政治倾向中立的节目突然变成了一个绿色节目,主持人变成了陈莹。于是就有了这张图片:朱学恒无奈的说:我还在。
网路观察家 朱学恒
宅神这句话何止是无奈?在节目中他和黃偉瀚屡次三番孤军对抗各路民进党民代、立委,但换个角度想想,只要朱学恒们还在,这个节目就不会变成绿色势力泛滥的舞台,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么想,变开朗多了。我还在,包含的并不仅仅是无奈,也是一种坚持。我曾经担任足球编辑的时候,有一次拿到一个课题,就是整理某个地区最近八十年以来的足球发展。这是个很触头的问题,因为这个地区的足球发展错综复杂而且高度不职业化,这就导致资料搜集变得极其困难。这个课题搞了大概两个半月,当时所供职的app也垮台了。后来就有两个兄弟跟着继续搞这个课题,其他人全部走光光了。这个课题就是后来的南定镇足球报告·肆客足球,发在肆客足球app上,是第十五周全论坛质量最高的帖子,也被转载到各大平台,累计阅读量现在突破76万,利润转化不必多说。
后来我们课题组继续制作另外一个遗留下来的课题,写了淄博十七中,难忘的足球记忆,还是我们剩下这几个人,继续写,再次获得不错的反响。
当年我们课题组写的第一篇文章是FC联十年,从红叛军到伟大。后来多多少少的人都走了,但是幸而,我还在。
希望生活中,翻过山丘,还能长舒一口气,
“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