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常见的问题,有些人的感情像暴君。
他们的关心让我们不舒服,甚至有些人当自己的控制是一种关心。
这是为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问问自己:「人际互动的核心条件是什么?」
当你在脑中闪现这个问题,你已经站在一个不同常人的角度。
看着在你面前喋喋不休的领导,你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
看着在你面前颐指气使的父母,你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
看着在你面前爱理不理的伴侣,你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
看着镜子里那个让你厌恶的自己,你可以问问镜子里的你:「人际互动的核心条件是什么?」
你也可以问问路上的流浪狗,家里养的肥猫,或是小区门卫。你可以去问身边所有人这个问题,就像苏格拉底在雅典市区拿各种问题问市民。
放心!我们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你不会像苏格拉底一样,因为问问题被判死刑。(可能有人会反驳我)
假设我们能够尽情思考,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两件事。这两件事可以用来检视我们对他人,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关心:
1.拆解问题的组成成份:搞懂你是在关心,还是在干另一件事。
2.洞察问题背后的隐喻:接纳自己在关心背后潜藏的意图,不要过度美化自己的关心。
一、耐心多点,澄清虚妄的想象
当我们早上发现车发不动,我们会检查一个又一个的部件,好找出问题的来源。
思考问题同样如此,拆解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重点。
在拆解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看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当你在思考「人际互动的核心条件是什么?」,你可能着重在「互动」两个字,但也有人思考的是「人际」的意义。
还有些人会想:「核心条件跟一般我们说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如果我们拆解得当,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把每个词语拆开,我们能认出每个词语的意义。即使重新组合在一起,我们也清楚组合在一起的意义。
如果拆开之后,有看不懂的词语。或是组合在一起,却发现没办法通顺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这表示你对这个问题了解程度有限,这时贸然给出答案,这个答案也无法代表你的全部。
有时我们因此而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对一个我们还不是很理解的问题,给出一个答案。然后我们明明对这个答案半信半疑,却表现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
结果我们可能做出一个答案,却活在不知对错的恐惧之中。
类似的例子很多,许多人都陷入这种恐惧的痛苦:不知道这个人对不对,还是跟这个人结婚。对投资项目的合约内容一知半解,却还是签字、花钱。
所以在拆解问题的过程,我们需要对自己诚实。
遇到搞不懂的地方,就努力去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
比如妳跟男友谈婚后生活,他说「不反对另一半出去工作」,妳的解读是「婚后,我可以想工作就工作」。
结果婚后他要你在家当全职妈妈,妳很生气,斥责他不守信用。他可能耸耸肩说:「我说不反对,但也没说我支持。」
当然谈感情不像打官司,要对法律条文锱铢必较。
但生活的痛苦经常提醒我们,当初我们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忽视那些「感觉不对劲」的直觉,最后那些我们疏忽的事情,回头都会打击到我们身上。
「关心」也是如此,今天如果你搞不懂关心的意义,但你却自认为在做关心的事。
也许你该缓一缓,别急着做那些名为关心的行动。很可能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却以为自己知道。
二、姿态低点,承认自己的无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人喜欢倍受关注,有些人更喜欢拥有自己的空间。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保有多一点自己的空间,你天天嘘寒问暖,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界线被侵犯,他会感到不适,而不是温暖。
孩子理性上明白父母对自己好,可是他的感受依旧是别扭的、受压迫的。
那么你对孩子的好是,能够拉近你们的距离吗?或者你不在乎拉不拉近距离,你只希望孩子听话,听话就够了?
这个就是你要想清楚的,当你谈关心,你到底在谈什么?关心的内涵是什么?关心的行动具体来说是什么?你关心的目的是什么?
关心,是一种人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你来说最核心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核心意义就是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利己的,那就承认是利己的。
利己不是坏事,如果今天对我们爱的人好,我们自己不开心,谁还会做这件事呢?
付出本来就会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跟一味索取不同,在适当的行动中能提升双方的幸福感,使付出变成一种「分享」。
而最高的分享,是双方愿意了解彼此,对彼此敞开自己的资源,从分享变成「共享」。
在这个意义上,共享除了双方都对彼此很大方,还包括共享彼此的意识和思想。
所以良好的沟通是共享的必要形式,缺乏沟通,共享很容易变成一厢情愿的伪慈善。
前几年某些已开发国家会搜集家家户户多余的衣服,把这些衣服清理后,送到非洲的贫穷国家。
这听起来是个很棒的分享点子,但你会发现类似的慈善近年少了。
少了,并不是现代人不爱分享,而是慈善团体发现,如果免费的衣服往这些贫穷国家过度输出,当地的纺织业,以及从事成衣行业的民众,他们的生计就会被威胁,本来不穷都变穷了。毕竟有免费的衣服,谁还会去买他们的衣服呢?
免费的食物、免费的住宅、免费的服务等,都会带来类似的效果。
于是慈善团体近年来不再直接给这些人物资,而是通过提供教育,帮当地居民建立产销班,或者提供低廉的贷款等方式,让慈善不会变成对另一群人的剥削。
对比慈善的例子,通常在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清楚辨别关心背后的控制,那就是当你的关心,对方不买账,你的反应是什么。
当你的关心起不了作用的时候,你或许会失望。因为我们的付出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回报,失望我们对自己的安慰。
但有些人是恼羞成怒,这份怒气是对对方,好像对方不接受你的关心,他「错」了,就「对不起你」了。
如果你的关心受阻,但你的情绪更多是对外,而不是对内,这便显现出你藏在关心下面的另一张脸。
三、控制会带来痛苦
当你看到桥上挂著蚀刻恋人名字的情锁,你看到的是「情」,还是「锁」?
在我们思考如何拒绝的时候,我们同时就在思考如何接受。
拒绝和接受永远是一体的,合在一起就是「考虑」。
你投了好几份履历,有两间公司都录取你,你接受一个,拒绝另一个,当中就有你的考虑。
你离婚,拒绝婚姻继续走下去,目的也不是为了拒绝,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条接受更美好的未来。
就像前面谈到,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拆解问题,还要洞察问题背后的隐喻。
当我们说要拒绝某个人的控制,我们要清楚列出对方是怎么控制我们的。同时列出你认为对方该怎么做,才能让你感受到关心,而非控制。
好比妳希望老公别老是疑神疑鬼,要妳分分钟的行程都得报告给他知道。那么妳拒绝他跟踪的同时,最好告诉他,「妳愿意接受他适度关心的具体作法。」
然而,如果你发现连他适度的关心,妳都感到恶心、难以接受。那么问题的核心既不是控制,也不是关心,而是其他让你对他如此反感的因素。
比如在婚姻咨询中,人的心理会影响行为。当一方变心,另一方想要有些肢体接触时,变心的一方往往下意识的避开,抗拒肌肤上的亲密。
这时被拒绝的一方问对方怎么了,对方可能说:「没有啊!你想多了!」
但实际上,对方下意识的拒绝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无论他说什么,恐怕都是言不由衷。
所以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检视工具,除了某些已经从爱情过度到友情或亲情的伴侣。
另一半明明性功能正常,也有性欲,看到另一半却性欲全无,甚至抗拒发生关系,往往是感情生变的重要指标。
这时,变心的人存在「双重控制」,变心的人控制自己,不想让别人觉察,所以他很痛苦。但不想让人觉察,等于是想控制他人和其他事物,但你的质疑,其他事物的不受空,也会为他带来痛苦。
简言之,双方认可的共享使人幸福。控制不分单方或双方,控制只会带来痛苦。
§小结:如何拒绝他人的控制
拒绝他人控制,可以分几步来做:
第一、想清楚你拒绝他控制,但你是否需要他关心?
第二、你希望他怎么关心你?
第三、检视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你总是享受他的关心,却不愿关心他吗?你是否享受他的分享,却拒绝和他共享呢?
第四、如果你乐于跟他共享,希望得到他某些关心。但他的部份行为超出你对关心的定义,这时你可以把这部份告诉他。
告诉他你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这些行为带给你的正面与负面感受。邀请他和你一起做那些增进双方正面感受的分享,减少带来负面感受的控制。
第五、假设双方想法有不可调和的分歧,那么双方都该好好考虑关系的未来。终究世上总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也不用强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