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了小伙伴们一起去烟台山玩,说好的一起玩,只是一起吃了个饭,哈哈,“其实我们也可以各自分散去逛”,00后菇凉婉转地暗示道。我和隔壁老王收到暗示,默默地丢了她们,逛我们喜欢的景点。
进了一家器皿店,被独有的工艺吸引,问了店家才知道,这是福州脱胎漆器,大漆的韵味如同一缕古老的茶香,萦绕千年。
福州大漆工艺的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漆器残片。据《福州府志》记载,南宋时福州漆器已通过泉州港远销海外。清乾隆年间沈绍安首创“脱胎漆器”,以轻若浮云、声如钟磬的独特工艺,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金奖,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华三宝”。
我们乘坐的出租车师傅得知我们是来学习的,问我们是不是党员啊,要不要去看一下降旗,还热情地放了革命歌曲,哈哈,有爱国情怀的师傅啊……快到目的地了还不忘再问一下,要不要看降旗仪式,跟天安门的仪式一样的呢……
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郭沫若评价这个福州漆器。
师傅喜欢聊天,他说福州也叫榕城,榕树的榕。
我查了一下榕城有三绝,即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三者都是福州享誉全球的传统艺术珍品。
在三坊七巷就看到了。
寿山石雕,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查资料得知,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得到开采,经过元、明、清三代的发展,独立的寿山石雕产业最终形成,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寿山石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出现东门、西门两大流派。
接下来就是软木画了,又称软木雕、木画。 福州软木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精品,尺寸之间“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
我俩在店里细细看,那么轻柔且有力量的软木,都不敢用力呼吸,生怕给吹散了。
漫步坊巷间,我俩感受着指尖上的非遗艺术,忽然想到一个词“工匠精神”,既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也是“偏毫厘不敢安”的细致,还有“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
福建,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截至目前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3人。
真是有福之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