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把共享单车大战和打车大战联系起来看,我们看看两者相似和不同之处。现在共享单车处在烧钱的阶段,各家单车都经常免费,摩拜甚至骑车送红包,hellobike 一天骑车达5次可以送 PPTV 一个月会员。按照过去的逻辑,我猜想他们是希望通过免费、补贴的方式,来促进拉新和留存,同时扼杀小的竞争者。他们希望走一条先烧钱,确定寡头或者垄断的战局之后,再收割市场,进行赢利。
我疑惑的是,假设这条路走成功了,最后剩下两家巨头,或者两家巨头合并了,他们的赢利的路会好走吗?如果这时候有新的竞争者也想做共享单车,还能分一杯羹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写下了本文。
最近学校里的小黄车(ofo)已经随处可见了,10次想骑车,有9次是能找到车的。我买了15元包学期的套餐,平均下来,4个月,每个月算60次,一次大概是六分钱,价格极低。同时,小黄车经常做免费骑行的活动,hellobike 也是经常免费,摩拜倒是免费的比较少。从「混战 - 确定形势 - 收割市场」的模型来看,现在还处在混战和确定形势之间,所以才有那么高强度的价格战。
可能是为了蹭「共享经济」的热点,大家喜欢把摩拜、ofo 这种商业模式也划归到「共享经济」的范畴。个人觉得,把自己私人物品共享出去赚钱的,更像是「共享」,比如快车业务。而这种由个人消费者向大集团租用物品使用权的模式,本质上还是租用,而非共享,共享单车应该划分到这个范畴。
我们回头看一看打车市场。打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
以嘀嘀快车为例。嘀嘀提供了一个平台,连接了司机和乘客,司机是卖家,乘客是买家。在这个市场上,司机越多,这个市场对于乘客来说价值越高;类似的,乘客越多,这个市场对于司机来说价值越高。这就是卖家和买家都有相互的正外部性。这种平台模式,有典型的「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卖家的进入意愿依赖于买家,买家的进入意愿依赖于卖家。第一种方案是,初期可能会是平台自身充当「卖家」,比如 Uber 初期是先自己招募和管理司机,后期才是以平台的模式运营。第二种方案是,通过补贴来增加卖家、买家,滴滴快滴大战的时候,就是补贴乘客,增加乘客数量,然后作为供应端的司机自然就涌入了。
双边市场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淘宝、咸鱼、酒吧、大型商圈、外卖等等。他们的特征是买家和卖家有正外部性,而平台通过补贴/收费等手段管理需求和供应。买家和卖家的增多,可以为平台提供竞争壁垒。
上面说的「正外部性」与人们熟悉的「网络效应」有类似之处,下面我们聊聊「网络效应」。
简单地说,网络效应是指,网络中的用户增加会导致网络整体的价值的增加。以上图为例,假设这是一个电话网络,「7」开始使用电话之后,1、5、6手中的电话的价值都会增加,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到的朋友多了一个。微信、QQ、微博、知乎、陌陌等等产品都具有这样的特性。网络效应越强的行业,越容易产生「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局面。
最后回到共享单车。
多一个人安装 ofo,并不会对其他使用 ofo 的人产生正面的外部性,反而会有负面的外部性。因为共享单车同一时刻的使用权是有独占性的,有人在使用这台单车了,别的人就不能使用了。从这一点看,共享单车既不是网络效应市场,也不是双边市场。所以,假设最后一家独大了,垄断者既不能通过网络效应,也不能通过双边市场的买卖双方的正外部性来巩固一家独大的局面。
我所在的校园,在过去10个月,共享单车一直是明显 ofo 处在绝对领先地位。目前是 ofo、摩拜、hellobike 三者最常见,初略估计三者的数量,大概是10:1:1吧。以我们校园为例子,我们来探讨下,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后来者还有没有市场空间。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共享单车正在朝着产品同质化,价格相同在前进,所以竞争的终章最关键的差异化在于单车的数量和分布。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忽略ofo、摩拜、hellobike三者的骑行体验(BTW,骑行体验上,ofo>摩拜=hellobike)。今年二月份,在学校,我想骑车的时候,大概有六成的概率可以找到小黄车。路上很多来来往往的小黄车,但是却没有空置的,所以当时的小黄车的「每车日均订单量」是很高的。这时候,还没有被吸收的需求还很高。后来校园里的摩拜逐渐多起来之后,我也开始安装了摩拜,交了300块押金,开始使用摩拜。
再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学校是早晨8八点钟上第一节课。在二月初,周一到周五,我如果八点出门,楼下几乎不可能有小黄车;周六周日八点出门,楼下会有大量小黄车。到最近,也就是三月底,我八点出门,楼下基本上10次有9次会有小黄车。
当我10次想要找车,有9次能找到小黄车之后,我基本就不再打开摩拜的 app 了。背景是我买了包学期的套餐之后,使用小黄车是免费的,使用摩拜是需要钱的。但是最近 hellobike 在搞免费骑行,在10次中唯一一次找不到小黄车的时候,我会打开 hellobike 看看。也就是说,当骑行体验、价格都一致的时候,我还是会接受垄断以外的小玩家。
这个市场更像是便利店或者打印店。各个便利店卖的东西差异化不大,打印店更是如此,如果某个打印店生意很红火,需要排队了,顾客就有充足的意愿去旁边新开的打印店打印。
竞争后期,产品趋同,通过微信扫码就可使用,通过支付宝就能免押金,这时候用户尝试新产品的成本就很低了,「惯性」对用户迁移带来的阻力就会很小。那么垄断者怎么位置垄断地位呢?我猜,最重要的就是铺量和调度了,让用户10次想找车的时候有9次能找到。不过铺量必然导致每次日均订单量的下降,降低了运营的效率。
我现在很好奇,就以我所在的校园为例,小黄车和 hellobike,谁的「每车日均订单量」要更高。如果大家都不搞促销了,两者价格一样的话,谁的每车日均订单量会更高?
如果车均维护成本相同,车均生产产本相同,暂时不考虑获客成本,那么每车日均订单量就是衡量利润率的关键指标。如果小玩家能有更高的每车日均订单量,它就有充足的动力去进入这个暂时垄断的市场。如果垄断者价格过高,那么就更加有充足的盈利空间让小玩家进入。
在这个没有网络效应、没有双边市场效应的市场里面,烧钱大战真的是合理的吗?我认为共享单车市场形成垄断或者寡头之后,垄断者或者寡头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起码不如网约车市场。那么投资人看好的是什么?是共享单车的每次多次使用,然后利用流量做文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