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融合课程一共尝试了四次课:12月11日(周一初一五班)、12月13日(周三初一四班)、12月14日(周四初一六班)、12月20日(周三初一三班)。第一次为试讲,第二次做了调整,以后的内容基本以这次为基础,第三次完善了思维导图,第四次增加了学生画思维导图活动,教师画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
第一次:按照个人的思路准备,上课时两人默契不够,只是将内容讲完了。两人都感到挫败。
第二次:基本思路没变。整合了一些材料,内容更为归一。第一次上课的挫败使这节课充满了未知,脑细胞被完全激活,四班的孩子配合得相当的好,顺利地完成课程。最精彩部分在“哪个条件最重要”的争辩中。我的现场调控还不错。钟校的建议:推荐书目以延续课后阅读。与吴老师还一起提到了需完善思维导图。吴老师提到了“扣题”。融合课程的内容安排是否应像写文章一样?应紧扣中心进行知识整合。
第三次:昨天的高度紧张,使今天的状态有些疲倦,讲课有点像背稿。最后一页PPT改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讨论,但未能充分展开。艳玲的一些建议:1、由学生画思维导图;2、两科融合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全都以江南展开。
第四次:删除了“选择聚落,总结影响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部分,新增了“画出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学生活动。潘老师评课提出,“思维导图”跟“百家争鸣”部分最能体现融合,前半部分属于知识铺垫,感觉还是各说各的。由学生画思维导图的效果令我惊喜,余垚阅小组的思维导图已经体现了分类的思想,也能结合江南开发来总结。但对于分类下,哪些属于同一类,学生未能搞清。潘老师说欣赏我的点评,幸好今天早上再次浏览了怎样画思维导图_百家争鸣部分,刘雨晴、谢逊、邱若瑜、周子惠都能有理有据地说自己的看法,我在现场能感受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有热血的感觉。最后的时间空间线索不够时间展开。自己因为不熟,讲话有点语无伦次。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没吃透。
总的来说,前面部分还是有点像背稿,后面的学生活动部分因为每次学生的回答不一样反而具有长久的新鲜的生命力。潘老师也建议前面部分可以完全由江南(欧氏一家的故事)展开,由它作为主线贯穿课堂,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个想法是可以实行的。她还提了现在流行的“深度教学”,以及融合课程的持续开展尝试,如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的工业、移民历史)、欧洲西部(工业革命)等,写文章不局限于这个课,这个案例,而放眼“融合课程”。这次的思维导图真的挺漂亮的哦。有图案,不同的色彩,主干与枝干用了粗细线条表示,内容简化,融合性更高。不过“例:江南聚落群”跟“影响因素”间加个箭头就更好了。
一些思考与收获:
一、融合课程:A+B=AB?
目前搜集到的关于融合课程的资料较少,有人说融合课程是“指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但从举例来看:“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这似乎是指向一门新的学科的形成。而中学阶段的课程本来就是将大学里的相关专业进行融合后的结果,例如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相关内容。但指出了一点“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整合”。
《课程的融合之道——学校的必修课》中,提到“课程统整”以及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做法。
“校园从单一的学习空间转变为学习、生活、游戏的多元空间,分散的学科知识统整为融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里,设计思维是其中的精髓,技术成为融合实现的工具。”
“最终的指向是打破环境,打开学习。”
“我们并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最关键的一点是能力和方法的运用,也就是孩子学会的是以物看待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万物启蒙课程的一些具体做法:
宁夏银川的回民第二小学是万物启蒙课程联盟成员之一。校长黄莉分享,学校围绕宁夏特色枸杞开发了一系列的课程。学生从枸杞的自然生长起步了解,从古代典籍中认识枸杞的种植、采摘与食用。在世界地图上辨识枸杞的地理分布,学习枸杞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之后,老师带着学生走进生活里的商场、超市了解枸杞制成的产品。文学上学习诗歌中以枸杞为意象的表达。美术课上绘制枸杞插画,制作枸杞手工艺品。
一粒枸杞串起一个世界,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科学等学科融入其中,相互辅助认知。黄莉说,当课题开发到一个阶段后,需要融入某个学科的知识时,相应的学科老师就会加入其中。“要弥补日常学科中的不足,我们的学科知识太零散了。”她坦言,很多人都是成年时才建立起对世界立体的认知,枸杞系列课程最大的好处便是把分散的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认知方式。
在重庆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老师让学生参与整个重庆小面的制作过程。在陕西西安的新知小学,老师带学生上城墙、测城墙、听城墙的故事,从一座城墙的变化历史还原一座古老帝国的记忆。浙江江山实验小学做的蜜蜂课题,将蜜蜂的组织结构、蜂巢的结构以及当地蜜蜂产业的管理模式引入课程,带学生制作走遍中国的赶花地图。
这些都是万物启蒙的联盟校结合自己当地的特色开发的主题课程。钱锋分享结束后的中午,不少老师在万物启蒙课程的展区围住他询问不停。显然,老师们对这种融合的课程模式非常感兴趣。湖北的一位老师急切地问,宁夏的枸杞、陕西的城墙、重庆的小面,这些做完了之后呢?“太多了。”钱锋拿湖北举例,古词典籍信手拈来,先从身边熟知的物做起,再去开发很多中国人共有的东西。课程形式上,他建议,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该做调查实践的就做调查实践,该访问的就访问,该做文本就做文本,“小孩子学习的方式很灵活。”
以物为始点开发融合性的课程是学校课程融合的表现形式之一。除此之外,对学校已有课程进行统整是更为普遍的融合形式。杭州新华实验小学、杭州建新小学校长闫学分享,学校提出的课程哲学便是,打破学科界限、统整课程资源的无边界教育。
学校首先做的是减法。新华实验小学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的国家课程和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课程统整中减掉基础课程里的重复交叉内容,“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减法之上再做加法。学生的跨界学习增加,不同学科老师之间的协同教学增加。
“我们非常倡导不同学科的跨界教学,倡导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学生的跨界学习。”
以上提到的是两种形式的融合课程:一是主题式融合课程,单列式直接作为新的课程之一,二是国家基础课程之间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融合。而不管哪种形式,都应该注意融合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联系。
“对于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融合,钱锋认为万物启蒙课程的核心是教会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而非知识。”
二、融合课程的目标指向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潘老师点出,由于有了历史内容的融入,学生在思考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人的作用。这就是思维上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的确,如果是单纯的地理课,我会更加着重介绍自然条件,学生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然条件是最为重要的,教师的痕迹非常明显。另外,背景知识的介绍,前半部分的知识铺垫,其实还是A+B,当课程进入下半部分“画出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的思维导图”及“百家争鸣”部分,学生需将前面的内容整合起来,这时开始体现知识的融合。两种学科的知识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为开阔,看待问题突破单一的学科。
三、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运用可以往深处走。
1、教学生一些画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中心、主干、枝干
2、学生尝试画:最重要的是尝试归类,尝试全面地理解知识,梳理脉络
3、教师画的思维导图遵从基本的原则:主干粗,枝干细
四、设计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甚至是辩论,培养审辩式思维。没有标准的答案,最可贵的是燃起思维的火花。
所以,对于必须掌握的有标准答案的知识,遵从一般的教学设计。对于可供展开讨论的,便是开放性的。这个也是对自己以往问题的回答。
五、思维的培养将是我以后最重要的课堂目标。
六、融合课程中的“加法”
主要体现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开展,共同备课——思路的融合;共同上课——默契的培养,这些都需要时间。另外,如果由一个老师单独开展,老师自身的跨学科备课工作量也必然增加。融合课程最好以学校牵头,成立教师团队,为开展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