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我特别敬重的七星小鱼儿老师发起了一个征集活动,叫“印象简村”,得到了fountain基金会的支持。这是好事,在简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简友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很是热闹。
说心里话,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我也跃跃欲试,觉得参与这样的活动,一来积极响应了小鱼儿老师的号召;二来也借机系统梳理梳理进简界后的感受。三来呢,我比较喜欢这种能够引起互动讨论的话题,可以增强针对性,丰富和提高日更的质量。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还真就这这个话题对简村是什么做了主观分析。结果一分析不要紧,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参与这个活动,为什么呢?因为想了很多次,也翻看了简书以前的很多资料,觉得自己的能力太过低下,竟然概括不出简书的价值观。概括不出简书的价值观,这个征文我就写不好。因为这是我撰写印象简村的标准或方向。缺乏标准基本等同于没有方向,写出来的东西必定很主观,也一定很散很乱。
价值观是什么?简单说应该是目标追求。
我比较困惑的是看不清简书的目标追求,或者,人家是有目标追求的,只是我一叶障目,看不到而已。
史料记载,简书诞生之初,基准定位是“找回文字的力量”,在完成B轮融资后,追求的目标定位是“人人都能创作”。功能也从单一的写作工具拓展到能够承载更多内容的输出平台,包括图像、照片和音频,文字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成了一个多重性质内容都能上线的表演场、大杂烩。
币改之后,简书的治理架构发生了变化,引入了方太和合伙人,将内容量化成了金光闪闪的简书钻,在这样的环境下,简书的价值观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单一。由此宣传口号也变更为“创作你的创作”。这里面需要认真分析验证“创作”二字。一幅照片也是创作;一句话也是更文;别人的文章冠上自己的印记或者名号也是作品,还可以高中榜首;还有,直接把网上下载下来的文章重发一遍也可以在主页推送。所有这一切,已离“找回文字的力量”之初心越来越远,从中我认为,简村更加注重流动性,追求吸粉和流量,体现出日益明显的商业化价值。
简村万象,可以说风起云涌、风雷激荡。这里既有脍炙人口大师级的文学原创,也有源于生活经历哲理深厚的思想认知,读后深受启发。我切身感受到,简界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对那些饱有赤诚专心创作的大师级简界高人,我一直极为尊崇和仰视,每每看到他们的作品,总是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感和意见。这种具有社交属性的互动评论,是我前期特别热衷简书的原因之一,也是吸引我驻足简村的理由。可惜,现在点赞功能导入了能量条机制,习惯于给别人送赞又评论的我,一下子变得不敢到简友家串门了,因为你只给人家一个空空的评语,好像诚意不足,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自己家里,足不出户的好。
说多了,有点跑题,其实还是应该回到题目上来,到底简村的价值观是什么,聪明的你,还望给我一些指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