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残酷的话剧,刚半透明的幕布缓缓升起之后,便立马把观众拉入了震耳欲聋的沙场硝烟场景。
时光飞速,我们跟着当时的地图来到了公元1939年的6月,中国大半江山已被日军沦陷。而在山西境内的中条山,一群由陕西当地军组成的中国国名党军团守卫了长达3年之久,守卫着黄河,守卫着宝贵的战备大后方。
故事开头,日军首领和中方将军各执一词,交代了“中条山保卫战”的大背景,时任总司令孙蔚如将军这样写道”我部驻守中条山三年间,敌先后进犯共十一次,皆予敌沉重打击。三年中本军伤亡两万余人,而敌更过之,先后补充兵源十九次之多。。。。三年间,敌焰气方张之时,却始终不敢西越雷池一步。。。。我全军同仁皆有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故能久战不殆。。。。”
寥寥数语,不免让人胆悬。只能由衷地敬仰于前辈先例。日军初起的嚣张,也只是定位于“他们支那人没有壮丁了,都只是小娃娃”,“生的哪有,枪支弹药产出得快。”
是的,在此存亡之际,一帮17、8岁的“小娃娃”毅然上了战场,其中最小的只有15岁。他们就是此剧的主角“冷娃娃兵”。有人觉得,政治的事情,让未成年人上战场是何等不要脸的事情。如此“事后诸葛亮”的想法,我并不赞同。谁也不知道,在那个危机时刻,什么才是最正确的、什么才是一举两得的举措。胜利不会平台无故的降落下来,和平的局面也不会白白的倾向似羔羊的弱者身边。
气场,这不是一个虚幻的词。日军的嚣张来自张牙五爪的欲求,中方才是正气浩荡的正理。
“从前有田横五百壮士,今天有黄河一群二郎。杀身报国,舍生雪耻,落他个万古流芳”这句秦腔,唱怒了黄河、唱醒了沉睡已久的雄狮,自然也唱的日军没皮没脸的乱开枪。
“三秦无男丁“又如何,”我们的队伍不见头、就算前面倒下来,后面更多的已经站起来了“
一心赴死,可能是愚蠢的。但如果“好死不如赖活”的生存哲学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哪一个正常有血性的中国儿女会甘心?不错,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宁愿死亡,宁愿无后,也不会做被人踩在脚下的“亡国奴”。这是每个关中子弟从小就争相学唱的《杨家将》,豪气满腔的秦腔,直直的吼出气盖于天的器量。日军闻之震撼,难以接驾。
这是一部柔情万丈的话剧。儿女柔情,关中子弟含着包着,只在那密密缝合的千层鞋底里,只在那随身拉着的棺材里,只在那“让你做一回男人”的温柔乡里。情人、家人含泪,支持着男儿打江山,守江山。
一口口秦腔绵长浓厚,让人唏嘘,更有种无言的认同。奔腾的黄河水,呼啸而去。流不尽的送军好酒,流不尽的山歌号子。
忠孝、生死、耻辱与尊严,在那些前辈心中不是没有被衡量过,只不过“共抵外辱,家国同生死”的信条早已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难以违拗。
难得的壮怀激烈,难得的浓烈瑰丽。这一个个英勇抗战的身影,怎会遗忘?这“铁板铜琶“永远是人民的传家宝、豺狼的打狗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