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晴
0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图启民智、展教育、倡有序。遂发举“新生活”运动,仰“礼义廉耻”之要扼,令其辖区内,皆行推广。浪潮之沫,泛一奇事……”
《荒城纪》就是记录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发生在山西渠县李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的一桩奇事。
立春,保长带着全村人的枣到县城找县长,也是他的亲家公那里要救济粮,陶大管家说县长去了南昌,救济粮要等县长回来签了字才能发放,先给你拉一车南疆的棉花回去,女儿翠翠在送他出城的路上说:“现在搞新生活运动,你回村里和族长商讨一下,建个礼义廉耻堂,有个架势,县长就能让上头批一大笔钱嘞。”
保长犯了寻思:这个新生活运动和李忆莲寡妇有这么大关系,都惊动了政府要给李忆莲修祠堂?李忆莲死了男人,守寡,明的是讲忠贞吧,那暗的呢?
镜头下梯田在冬季里萧瑟荒凉、牵着牛走的李福孤独而渺小、抢玉米饼的村民麻木自私、李忆莲和林硭在山洞里男欢女爱。
和族长较真儿的保长赌咒说自己听的真真的,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就是:李忆莲祠堂。俩人商量的结果就是保长把自己那一车棉花卖到共区,高价换了钱回来先垫上建祠堂。
找来李铁算算了褂,指出林硭家的地是建祠堂的不二之选,毕竟林硭和他妈孤儿寡母好商量一些。
两个女人给李忆莲洗了澡,一边唠叨开宗祠议事大概就是说她和林硭的事吧,全族大会上,林硭的妈李满真拒绝了族里征用土地的要求,坚决不出让自己的地和窑洞洞。
一边的李忆莲憧憬着未来,在锣鼓声中李忆莲高兴地说:林硭,村里为了咱们俩的事摆这么大的阵仗。
族长在戏台上说要给李忆莲竖个碑建祠堂,林硭娶李忆莲的事祖宗是不会同意的,李忆莲现在不是人,是神。
林硭在宗祠磕头哭诉自家的地是他爹做了多少年长工豁了命攒给他娘的,他在家院子里埋下了装满火药的罐子,拎着猎枪守护着自己的土地和院子。
惊蛰,林硭和李忆莲还是被村民按在了床上,林硭被关了起来,李忆莲被灌了烟土,剥了衣服洗了身子白布裹起来捆在柴火垛上一把火烧了。
春分,李忆莲祠堂终于开工,陶大管家带着一位洋人前来送了三十万大洋和一块儿匾:礼义廉耻堂。
族长听陶大管家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觉得妖得很,这和李寡妇有甚关系嘞。
晚上酒喝了,保长盖章签收三十万大洋,陶大管家留下放在桌上的五封大洋和一张收据,带着剩下的全部大洋和翠翠离开了李庄。
节气不详,影片的结尾林硭把族长钉在李铁算的千年柏木棺里,向院外对峙的村民开了枪。
李满真在去南京的路上未走出山西便客死异乡,原因令人猜测。
开头让人啼笑皆非,结局出人意料的惨烈。
02
保长
保长背着全村人的枣给县长送去时对陶大管家说:去年雨水少,这枣子分外甜。曲意逢迎,那个年代谁不是拿着憋屈当饭吃。
他有欲望,在连年旱灾,靠天吃饭的农村,救济粮成了唯一的靠头,他的女儿翠翠嫁给县长的傻儿子,自然是他趋炎附势、卖女求荣的实证,但对外他说成靠着翠翠才换来全村稳定的救济粮,而村民们也深信不疑,感激他用他女儿一生的幸福换来他们的利益。
他不识字,听到礼义廉耻堂,想当然的和村里的李寡妇李忆莲对了号,为此他也感到很茫然,想和族长讨论,但是面对族长云山雾罩的讲解和瞻前顾后的油滑,他只能出面自己顶着建祠堂,他自然知道里面好处大得很,不光有一大笔银子赚还可以当模范,否则一村子的人都在为填饱肚子焦灼时,他家的婆姨却可以偷吸大烟。
保长身上无疑有贪婪、狡诈、以权谋私,但他在发枪给村民对抗林硭的时候,也知道把子弹留着,不能闹出人命。
他的无知导致了一连串的悲剧发生,在结尾终于明白是自己理解错了,但因为面子将错就错,毕竟在这座荒城中他掌握着别人的命。
族长
他垄断了荒城人的思想,是整个村子最为规范的核心,是祖宗家法的代言人,有着崇高的话语权,他刚开始着实的不理解为什么要给李忆莲立祠堂,她一个外村人有什么资格呢?
如果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他怕身后连祖宗的祠堂也进不了,还要被那些怂后人崽子们编成戏看笑话嘞。他趋利的本性使他一直在给自己找借口,终于在知道南京的天子叫蒋中正,这不就是“讲忠贞”嘛。
在提到李忆莲时,德高望重的族长猥琐的形容:这女的长得确实像天仙,那皮肤白得馍馍也白不过她,看人一眼勾人心魂。
他对李忆莲和林硭的戕害借了祖宗之口,行得是村民的福利,我觉得不能算利用村民的善良吧,只能说是村民的无知和麻木成就了他。
他的欲望是依靠族人血缘的纽带,通过祖宗的威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地位。满嘴都是祖宗家法,手上拿着蘸血的馒头。
李忆莲
一个漂亮的寡妇,门口的水缸,神不知的鬼不觉的一直满着。她是村里女人的公敌,是村里男人幻想的对象。
明明有一个儿子偏不敢承认,怕再嫁了,对方嫌弃她对儿子不好。
她的欲望就是能找个喜欢的人嫁了,过安生日子。当她和林硭被村人堵在炕头上时,族长信口雌黄:你可是贞洁烈女啊。李忆莲挣扎着怒吼:“我不是你娘的贞洁烈女,我李忆莲三岁当童养媳,六岁被拐卖到这北方鸟不拉屎的地方,被转了多少道男人的手,我还有什么贞洁?!”
村里的女人对李忆莲的集体暴力令人发指,她们泄愤般抽打她、嬉笑自若地灌她大烟膏、剥她的衣服,捆了白布架在柴火上……
这把熊熊大火印照着围观村民嬉笑、麻木不仁的脸,一群乌合之众的末日狂欢湮灭了李忆莲的声音,她挣扎着,看不到也听不到她在呐喊什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林硭
他和李忆莲男欢女爱,想着娶了她和她成为一家人。为了捍卫自己家的地他拿着枪、埋了火药,同整个村子抗争,在李忆莲被烧时他无奈也麻木。影片中他是唯一一个拿着有字的纸看的人,虽然拿倒了。希望的火种在结尾处喷薄而出,一声枪响也伴着一声叹息落幕。
他对李忆莲的爱甚至抵不过对土地的热爱,他为之拼命的家园也在村人的一把大火里烟消云散。
他举枪正对着屏幕怒射过来,炮火中影片戛然而止。
李满真
林硭的妈是泼辣的、不屈服的,她为了守住丈夫豁了命攒给她的地,跳着脚在全族人面前揭露族长的不堪和伪善,挑着鸡离乡背井,要去南京告御状。
她死了,还没走出山西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和赶着车去共区卖棉花的伙计一样被那个黑暗的社会吞噬,总有人在最黑暗最冰冷的时刻用最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还有希望。
村民
荒城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村民是中国农民的缩影。他们依赖家族这个精神家园,本来李忆莲和林硭的事大家都知道,也不做评论,但是终于顺从族长的说辞,做着帮凶,麻木、残忍的结束一个人的生命,为的只是自己的微末之利。
村民的婆姨上保长的炕,换来比别人家多几斗米,是可以耀武扬威的事,在院子里拿着刀追砍自己男人的。
李铁算,拿所有的积蓄买了千年柏木打了一口好棺,所谓料出终南山,以后归祖见到先人,不至于脸上无光嘛。
荒芜的只是这片土地吗?还有困在这里的麻木不仁的人们。
03
“待到楼高峻成之日,继以朱砂填白,便可高照门楣。”这是人们对这块匾背后利益的期待。
五个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对不识字的村民来说,礼义廉耻堂和李忆莲祠堂都是一样的。
这块匾终究没有看到挂起来,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三十万大洋最后被更有权势更有欲望的陶大管家抬走了,只留了桌上那五封。
保长和族长的贪婪在陶大管家以及他背后的势力面前太过苍白渺小,面对这些直接掌握着生杀大权的老爷们,他们卑躬屈膝忍气吞声,反过来变本加厉加害更弱小更无力的村民。
结尾的音乐响起,耳边传来:
老天打盹没开眼
善恶到头终有时
金山银山换雷劈
穷的剩算计 富的假仁义
装着疯的卖着傻的总在演着
墙角的野狗 树下的叫驴
一出出的眼里看着土里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