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邻居,夫妻两个人在北京打工,租住在一个与别人合租的两居室里。和善的夫妻两人,在附近做着小买卖,生活比较拮据。
有一次楼下遇见,谈起孩子的问题来,这个妈妈一脸无奈地说,自己有一个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一直跟奶奶住在乡下,夫妻两人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所以女儿跟他们越来越疏远。
从小时候的贪恋妈妈到慢慢地远离,现在直接会害羞地躲避着她,仿佛是家里来了陌生人。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似乎是天生的,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心里上的疏远,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结合自己身边的情况,不难看到,自幼跟父母分离的孩子,童年不可避免地受着巨大的创伤,好像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可以遮风避雨的场所。最后成年后,也与父母之间有一道不能跨越的深渊,让成年后的孩子,不敢跨越。
孩子小时候,是需要安全感的,这种安全感和大家不同,也许在大人的世界里,有钱,有房有安定的生活,就不安全感,而孩子的安全感非常简单,就来自妈妈。带着孩子去游乐场玩的时候,妈妈们都会在一旁看护着,孩子面对新鲜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渴望去探索。当他迈着还走不稳的脚步颤颤巍巍地离开妈妈的怀抱时,总会时不时地回过头来望一望。
如果妈妈还在原地,孩子的内心便会得到安定与勇气,敢于继续他的探索,因为他在心里上知道,妈妈在身后。
为什么婴儿会对他们的母亲形成强烈的依恋呢?出于本性,还是因为妈妈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食物来源处呢?心理学家哈里·F.哈洛写道: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通常认为,婴儿通过将母亲的面部、躯体和其他身体特征与减轻内部的生理紧张-特别是饥饿和口渴-相结合,来学会“爱”。传统的心理分析倾向于强调附属和吸吮在情感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换名话说,要么是因为婴儿需要母乳而去找母亲,并学会将食物与她的脸、气味和感觉相联系起来,因此对母亲产生了有条件的相依恋;或者是无论是否有母乳供应,婴儿与母亲之间都会形成一个与“进化论”有关的联系。
哈洛想通过试验来验证哪一种是正确的,便选了恒河猴作为自己的实验对象。他取了8个幼猴,分别放在一个单独的笼子里,每个笼子有两个假的母猴,一个是坚硬的铁丝网做的,配有喂奶的奶瓶;另一个是毛布巾做的,但是没有奶瓶。
他发现,幼猴只有在需要吃奶的时候才会到铁丝网母猴那里去,而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和毛巾布猴呆在一起,并与它形成一种强烈稳定的联结。证明了幼猴对母猴的依恋不仅仅与食物相关,还包括一些天性的东西。
如果周围有噪声的时候,受惊的幼猴也会蜷缩在毛巾布猴身上。这与人类母亲和婴儿的行为相类似,婴儿每天花很多时间黏着他们的母亲,并在害怕的时候笨向母亲,以寻求舒适和安慰。
哈洛把幼猴置于新环境的时候,他发现幼猴会呆在母猴身边一段时间,然后会离开母猴去探索,当它们遇到惊吓时会再回到母猴身边。而如果把幼猴带到一个新环境中,母猴不在它们身边,幼猴会在一个角落里蜷缩起来,不会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被剥夺了情感的人类婴儿在日后很难形成完整的情感联结。哈洛在幼猴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形为,他把幼猴带走几个月后,再把它放回假的幼猴身边,无论是有奶瓶的还是没有奶瓶的,幼猴都无法与它们形成依恋。
幼猴只有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紧贴着、拥抱着可爱的物体,才能正常地发育,肌肤接触似乎天然的就可以释放压力。人类也是如此,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接触对婴儿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但是,参与了这个实验的幼猴因为长时间与自己真正的母亲分离,导致它们没有恢复成正常的情感,当它们与正常的在母猴身边长大的幼猴在一起时,它们会缩在角落里,总有不快的表现。而对于母猴来说,由于长时间与孩子分离产生了焦虑,导致当孩子回到它们身边时,一些纯猴会发生攻击行为。
这项实验受到了广泛的舆论批评,被指残忍。但是我们周边,是不是就经常能听到这种残忍的形为呢?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带来富足的生活,远走他乡,常年不在家,能跟孩子互动的只有隔着巴掌大的屏幕里那个陌生环境下的脸。
所以,当孩子想象到爸爸妈妈时,只能和那块屏幕相联系起来。所以,当你确认你真的准备为人父母了,再往这个世界上带来那个孩子。不然,只会多一个思念母亲,长大后也无法与别人正常的产生情感联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