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是第三部分的1-4节,讲述了杨绛先生跟随钱钟书来到牛津、巴黎的生活。通过杨绛先生温柔的叙说,俩人在国外的生活像电视剧般历历在目。
通过钱钟书公费读书而杨绛不能公费这件事可以看出,年轻的杨绛是一个有才气、有原则,不容易妥协又有点骄傲的姑娘。“我们年轻人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也遭非议”,还不如恣意洒脱些,至少自己能活的轻快。
书里记载的有些小事特别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杨绛剪虾的须须和脚时,虾“痛得抽抽了”,所以她决定以后不吃虾了,一个不会做饭的少女欲然纸上;
比如钱钟书第一次划火柴,求表扬的那段,又是一个养尊处优的文人真实写照;
比如钱钟书说饭还是要吃的,却为杨绛作诗“忧卿烟火熏颜色,预觅仙人辟谷方”,生活和作品果然不是完全一致的,就好像和钱钟书同一时代的多位文人,写着最美丽的文章干着“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杨绛记叙的也是real真实。
女儿圆圆的降生,是两人成长的重要标志。
虽然书里写的不多,但也可以看出,圆圆的出生不容易,是杨绛经历了很多苦难才生下来的。每年圆圆的生日钱钟书总要说,这是母难之日,一个没有亲身体验过生娃的男人,能在每年高高兴兴庆祝女儿生日的时候想到妻子受过的苦,说明他是真的把妻子放在了心上了。
杨绛生娃住院,钱钟书一个人在家里生活的那一段也非常有趣。钱钟书总是“做坏事”,然后到杨绛这里求安慰,而杨绛的每句“不要紧,我会修”都能让他安心。显得钱钟书憨憨的,我不由得想,钱钟书对杨绛如此专一,除了发自内心的爱,可能也有一点是他的生活离不开杨绛,要不然整天“做坏事”谁来给他擦屁股?这跟所谓“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得抓住一个人的胃”一样,异曲同工。
这部分的阅读很是舒坦,像完全不想快进或倍速的电视剧,看完也会跟着默默的笑了,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