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都想要养成阅读健身的好习惯, 却常常容易半途而废,想要戒掉吸烟,晚睡的坏习惯,却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也有很多人能坚持天天健身,练出迷人的马甲线,坚持每天阅读,一年能读几十本书。
我们忍不住要问:一样是人,为什么别人就能戒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掌控习惯》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掌握习惯的原理,要想养成好习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本书作者詹姆斯·克利尔,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始人。他从习惯形成的四个步骤出发,通过对各个步骤的潜心研究,发展出了一套强大的行为系统,并总结为习惯的四大定律。运用好四大定律,我们就能戒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习惯改变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成功,而我们通常也会认为,成功很大一部分源于某个重要的决定性时刻,而不是每天重复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习惯。但事实并非如此。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之前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宅男,但他为了改变自己,从2012年开始,坚持每天至少做一个俯卧撑,两年后,他拥有了理想中的体格。坚持每天至少写几十个字,直到完成了《微习惯》这本书。
这就是习惯的惊人力量。
我们很容易忽视每天进行微小改变的价值,而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习惯叠加而成的。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坚持好习惯,我们就已经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了。比如,习惯每天早起1小时阅读,每年就会多阅读365小时,按照平均每分钟阅读300字计算,每年能多读657万字,相当于131本5万字的书,肯定会帮助你增长知识。
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做一件事情,如果每天进步1%,一年内,你会进步37倍,相反,如果一年中以1%的速度退步,你现有的东西会降到几乎为零。
长期坚持好习惯有惊人的作用,但我们为什么会很容易半途而废呢?比如,我们去健身房锻炼一周,发现体重并没有减下来;背了一周单词,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没有得到提升;每天读两页书,发现自己写作还是缺少素材。我们做出了一些改变,却迟迟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所以我们在初期很容易失去前进的动力,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坚持一天,两天,并不能看到习惯带来的变化,而经过数年累月的积累,好习惯才会发挥出惊人的作用。
人生的结果并不是由多个重大的转折决定的,而是由微小的习惯决定的。我们现在是成就辉煌还是一事无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天坚持做的事,是否帮我们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假如我们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即使是百万富翁,也会有倾家荡产的那一天。相反,如果每月存一笔钱,终有一天会实现财务自由的。
成功与失败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大,坚持好习惯,时间就是我们的朋友,而坚持坏习惯,时间就是我们的敌人。
习惯塑造身份,身份决定习惯
生活中,你我都可能都会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自责懊恼。比如,发誓要减肥,去了两次健身房,就跑去和朋友大吃大喝了,明明是要早点睡觉的,躺到床上又忍不住玩手机,严重影响到了睡眠质量。于是,你看到自己日益圆润的身材,日渐衰老的皮肤,不禁会感慨:养成好习惯怎么这么难?我们之所以很难养成好习惯,是因为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改变习惯。
习惯改变的过程有三层,第一层是改变结果,比如减肥、健身、出书等都与这个层次有关;第二层是改变过程,即改变习惯和体系,比如定期收拾书桌,以提高工作效率,按时练习冥想,放松心情。第三层是改变身份,即改变我们的信仰,价值观,认知等等。
很多人改变习惯,往往只注重目标,而忽视了自己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我们想要变瘦,那只要按时健身,我就能瘦下来。但按照制定的目标培养习惯,我们很容易半途而废。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行为背后的真正的动机,即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涉及到我们身份的改变。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的身份呢?
第一,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我们不想健身时,我们要认定自己就是运动员,运动员就是要每天坚持锻炼;不想写作时,告诉自己我就是一名作家,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笔耕不辍。基于身份的改变,我们将更容易改变自己的习惯。
第二,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
坚持一两次的习惯,并不能让我们成为某一种人。但随着习惯的累加,会不断强化我们的身份。比如,偶尔画一两次画,不能说我们就是画家,如果我们坚持每天画画,这个行为也会不断强化我们画家的身份。
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设定的任何目标,然而,它所涉及的不是拥有某种东西,而是变成某种人。
运用四大定律,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
本书作者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以及自身养成习惯的经验,总结出了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即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让它令人愉悦。
培养习惯第一定律:让它显而易见
第一、创建执行意图,执行意图是将自己的计划具体到时间和地点。
比如我有个健身计划,那我们培养习惯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我将于早上六点去公园跑步一小时,而不是说我要去健身。
试验证明,明确时间地点的计划,我们的行动力是常人的一倍,更有利于我们养成习惯。
第二、习惯叠加,它的公式是:继“当前习惯”,我将养成“新习惯”。
每当我们想要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可以将新习惯与之前的习惯叠加在一起。
比如,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以在枕边放一本书,晚上洗漱完毕时,可以翻开枕边的书。
习惯是否能成功叠加,就在于是否用正确的提示来启动我们的行为。
第三、优化我们周围的环境。
我们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把书放在明显的地方;要想健身,就把运动装备放在明显的地方;要想减肥,可以把水果放到明显的地方,环境中这些小小的改变,会随时提示我们去行动。
要培养好习惯,就要在环境中给自己明确的提示,来启动自己的行为。
培养习惯的第二定律让它有吸引力。即我们面前的事物越有吸引力,我们越容易采取行动。那怎样让我们的习惯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呢?
第一、我们可以将要培养的习惯与喜欢做的事情绑定。
在爱尔兰有一位大学生,他非常喜欢奈飞公司制作的影视剧,但他也明白要增加健身的次数。
于是,他写了一个程序,将其植入脚踏车的程序中。只有当他以特定的速度踩脚踏车时,才会播放奈飞的节目。
这样,他既能完成健身的目标,又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
我们在做一件事的同时,才可以做另一件喜欢的事情,那前一件事会对我们更有吸引力。
第二、模仿周围优秀的人。
在培养良好习惯时,我们可以模仿身边优秀亲友的行为。或者加入一个优秀的群体,用集体的行为来影响自己的行为。
例如,学习写作时,我们可以加入写作社群,群体会赋予我们一种特定的身份,并让我们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将要培养的习惯与自己的喜好绑定在一起,利用一件事来提高做另一件事的概率,也可以模仿周边优秀的行为,让习惯更有吸引力。
培养习惯的第三定律,是让它简便易行。
习惯是不断地重复,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基于时间而是基于频次形成的,所以养成习惯需要我们不断地刻意练习。
那么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将每次的练习变得更加容易?
第一、减少环境阻力。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宝贵的,我们的天性就是贪图安逸,怎么省事怎么来。所以,习惯需要的能量越少,它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很多时候,乱糟糟的环境不利于我们进入工作和学习的状态,反而会使我们更加容易分心。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设计,减少阻力,让习惯更容易发生。
比如,选择健身房时,可以选择下班顺路的地方,而不是绕远路才能到达的地方,我们健身的习惯更容易养成;可以将桌子上的杂物清理掉,避免我们分心,更利于我们进入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第二、为未来创造良好的准备环境。
好的环境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荷,轻装上阵,让习惯更容易发生。
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预备好环境,以便我们随时启用。想画更多的画,可以把我们的铅笔,钢笔,笔记本和绘图工具放到桌面上,以便我们在下次画画时,更快地进入状态,而不是消耗更多的能量,去创造一个画画的环境。
每一次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开始。
培养习惯的第四定律,是让它令人愉悦。
分享这样一个例子,早在19世纪初,口香糖就已经投放在市场。起初市场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直到1891年箭牌口香糖的推出,口香糖的销量开始迅速增长。
原来,箭牌在口香糖增加了留兰香和多汁水果等口味,使产品变得更加美味诱人,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从而,口香糖的销量飙升,箭牌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口香糖公司。
如果我们能从一件事中获得乐趣,那么我们就愿意去重复做这件事。所以,在习惯的养成中,我们也要寻找乐趣。
当我们跑步半小时,精力旺盛,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会得到大大地提升。我们刷完牙之后,口气清新,整个早上心情都是愉悦的。
如果做完一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那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令人愉悦的。
培养好习惯,要在环境中创建正确的提示,激发我们内心的渴求,进而激励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当行动满足我们的需求,并对我们有益时,我们会心情愉悦,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习惯的四大定律,形成了习惯反馈的回路,我们只有不断的遵循,习惯才能不断地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