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孟子借用匡章所谓的陈仲子之廉洁表达自己对廉洁的个人看法:即,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文意说明:此间不应把“蚓”字放大,而应把“齐之世家”放大。由此可突显一个问题:对于陈仲子而言,其本身是齐国大族,有着丰裕的生活条件(兄戴,盖禄万钟),但他却选择了饥饿(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逃离(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与拒绝(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换言之,优渥的家境与悲惨的现状形成强烈的对比,那么,陈仲子为何要这样做呢?
(个人)原因:
其一、装腔作势。
其二、害怕。
其三、真情实意。
赏析1:(其一、装腔作势)。
个人认为,饿到极致,甚至与昆虫抢食吃,还和亲人闹别扭,除非陈仲子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虚伪的教育,否则根本无需做到如此,想要廉洁,还有其他很多方法。
引申1:当他人做了些让你无法理解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可以选择静候意义的出现,再做出判断,或是直接选择无视。
引申2:只要是一个能够确定其品格的人,当这个人用极端的,甚至牵涉到生命的问题来求援,请一定要慷慨相助,此时,这类人应该是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你的相助甚至可以挽救一条生命的存在意义。换言之,别把人性想的太邪恶,这样只会让人心越来越麻木不仁。
赏析2:(其二、害怕)。
个人认为,陈仲子会这样做,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害怕丰实的家底会导致他糜烂的生活情状,与其原本所追求的高尚品德背道而驰。
引申1:孩子在进入社交团体之后,第一个人性的考验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家境):贫富、贵贱、高低等,不管是贫、是富;还是贵、是贱;亦或是高,是低,都容易使得孩子养成相对应的恶习或是恶性(傲慢、怠惰;嫉妒、愤怒;贪婪、欲望等),有些孩子会选择直接接受家境而并不是经历考验,就以不同的方式堕落;有些孩子会选择逃离家境,远离修罗场,自寻归处;有些孩子会直面家境的考验,与家长共同培养自己坚毅的人格和完善的心性,使得自身在战胜这些家境属性的同时,能够真正担负起整个家族的重任。
引申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已经说了几十年了,但是父母依旧不知道带给孩子的第一场教育是什么(孩子在拥有独立认知之后的第一场教育,或是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父母该给孩子的第一场教育,应该是家境教育,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是怎么样的。随后,若是家境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上的,应给予孩子往平均水平靠的“向下”教育;若是家境在(社会)平均水平以下的,应给予孩子往平均水平靠的“向上”教育,这是因为当孩子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后,会融入到社会的平均水平中去自己生活,若是不及时的给予“向上”或是“向下”教育,尽可能的让孩子的处世心态趋于平衡(平均)的话,长此以往,中上(上)层的孩子会明显的表露出家境优越感与社会优越感,中下(下)的孩子也会自然而然的感到自卑,久而久之,社会的分化会因为家境而越发凸显上层与下层的隔阂,当孩子真正触及社会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孩子今生的社会导向。然而,没有一直兴盛的家族,也没有一直衰败的家族,自卑与高傲都只是时期的产物,对于那些自卑的人而言,本就在底层生活,堕无可堕,每一个成功,都是他们向上的勇气;而,对于那些高傲的人而言,一旦其家族前辈无法再撑起整个家族的荣耀的时候(且,下一代已经习惯了高傲),这些高傲的人会比任何人都摔的惨烈,甚至走向家族的衰亡。
另言之,父母若没有及时给予孩子社会平均值教育,不仅会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气,还会直接导致孩子日后的失败。简而言之,没有给予过孩子平均值教育的家庭,对于孩子而言,即是人生中的第一个修罗场(修罗场是诞生七宗罪的地方)。
赏析:其三、真情实意。
此间,不能说没有真情实意,但真情实意会有多少也不好说,不过应该不会太多。
引申1:要去表现自己的真实内在,完全可以采取不贬低自己的方式或太高自己的方式,让别人以一种极端的状态去认识你的存在。更加的真实、真切一些,诚恳一些,会比夸张到极致的“表演”有用很多。换言之,高尚的品德与完善的人格是一种内敛且外放的素养与气质,并不是外露或表征、现状一类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而然被赋予的东西,且这些东西会给予周遭的人以一种舒适、轻松的感觉。
引申2: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会怎样表达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触及他人的“观赏”底线(即出现同情、嫉妒等负面的感情),或者是出现“道德绑架”的情况。一旦出现或是触及,这就说明表达的分寸没有掌握好,周围的人可以选择漠视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