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来源于三国志又和三国志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他是出自于史书又和史书又本质上的区别,不单单是讲述那个时期的历史故事,又从历史故事中深化或者改编一些史实,更加生动的写出三国时期的一些人物关系。
当然还有很多史学家说三国时期都不是三国演义说的那个时候开始的,三国是从三个国家,也就是刘备、孙权、曹操各自建立自己的势力之后才叫三国的,管他呢,我们在乎的又不是这个历史的时间段,我们看中的只是这个时期的那些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人人都能发展自己的才华又能够碰到和自己相当的对手,不然就失去了三国动乱时期才子武将之间的相互比拼的精彩片段了,也就不会那么的让人向往了。
来源网络
说起三国其实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刘备了,虽然我和他是本家,可是他的为人还真是不敢太相信。哪怕历史上史书对他的评价很高。从最初的皇亲国戚到玩不过内讧排挤出来权利中心到后面四处探访名人,凭借三顾茅庐请出的诸葛亮建立自己的基地慢慢发展成三分天下的局势,感觉都是他自己个人的野心,借着天下百姓的借口,踩着沾点边的皇姓,欺瞒天下为自己的雄图霸业利用所有人,包括结拜的两兄弟张飞关羽。
说起来其实刘备也算是一代枭雄了,因为他出生就是高贵的,见惯了权利的尔虞我诈,见惯了上位者利用身边人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无论到哪里都是想着用别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想法,自己武力值不高,看中关羽的忠义,看中诸葛亮的才学,看中张飞的悍勇,赵云的侠肝义胆等等,乃至后期的黄忠,马超等都是被他的表象欺骗,实际刘备是个心胸狭窄,妒忌心强的人。
三国中征战的情形现在暂且先不说吧,,有时间整理下在一一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这期我们一起探讨下刘备后期势力建立起来之后的事情吧。公元221还是220忘记了,{}高手知道的可以评论告诉小编下感激不尽}。蜀国建立之后也就是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之后开始了那些人人敬畏的武将消亡的时刻了,就和水浒里面一样,到了局势变好 的时候也就是好汉们该消失的时刻。所以历史说或者小说里面我最有意见的就是刘备和宋江了 。
回归正题,蜀国建立之后,开启了三国之间互相征伐的时代,再不是那种利用天下诸侯来谋取自己利益的时刻了,小的诸侯已经要不被灭要不就是依附在这三大势力之下了,蜀国也不例外,开始向外征伐扩张自己的领土。
有了征伐,也就是有了战争,古代的战争除了小部分可以依靠兵法取胜的,基本都是武将的勇猛和人数的优势了,有了战争就有了消耗也就有了牺牲。蜀国的灭亡也是从开始征伐开始的,征伐不再像势力建立的初期,人少地少可以统一管理,所有的军事行动有了诸葛亮的作战计划也就基本可以控制,征伐却不一样,毕竟不再是为了恢复皇权了而是为了所在的势力统一全国重新树立皇权。所以也就各自都想表现,各自都不再那么的齐心协力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众英雄期初聚在一起的意义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变得不再存在了。而诸葛亮在前期作战中的作用也慢慢被削弱了,慢慢不再那么的突出了。可谓是功高盖主,刘备也开始听取别的军师或者谋臣的意见反而把诸葛放一边。关羽出征不力死后更是使得这样的矛盾激化,到了张飞被手下暗杀,后面一个个武将出征失利还头脑发热的一个个出征报仇,死的死伤的伤,基本无可用大将的时候才请出诸葛亮,没办法,刘备不自己带兵出征的话军队中已经士气低下到不敢打仗了。黄帝出征基本都会交代身后事情的,不然万一出点事情还不国家内乱不用别人来攻打都自己可以灭亡了。
史上记载刘备出征之前找过很多大臣交到国家的管理和发展,却只找来诸葛亮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并下旨要群臣以他为主好好辅助自己的儿子管理这个国家。我们可以好好想想,除了诸葛亮还有几个功劳大又有能力和威望去称帝的人了呢,这样的安排看似在安排后事其实是在将诸葛亮的军,知道诸葛亮为人不会去谋反称帝却还是做出这样的举动,不但没有把身后事处理好反而还把蜀国葬送。
诸葛亮为什么要写下出师表,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要表明自己确实没有想称帝的想法只好自己带兵出去打仗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也是为了自己的出山做出个完美的结局虽然没有统一全国却也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刘备的安排也让诸葛明白刘备对他的担心和忧虑。所以蜀国的不成功其实是必然的,毕竟刚取得那么点小优势就忘记初衷的人带领着,不可能走的太远,如果刘备和他儿子能够和周朝的开国皇帝那般心胸开阔用用人不疑的话,可能蜀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好了这期分享就这样吧,谢谢大家的支持。请点击下关注吧,我会尽力给大家找更多的精彩故事分享给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