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长安的荔枝》作者:马伯庸
李善德今年42岁,官职上林署监事,是个从九品下的小官,在长安已奋斗了18年。
那时,他在跟寺庙借贷香积钱的情况下,终于在长安买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宅子。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的很多人,人到中年升迁无望,在一线大城市打拼十几年,仍然需要靠借房贷来买房。
可是正当李善德憧憬着新房庭院中的桂花香,还没来得及乔迁新居时,就在上司刘署令的阴谋算计下,稀里糊涂地接受了采办岭南特供新鲜荔枝十斤这个任务。
任务要求必须要在6月1日贵妃诞辰之前,从岭南采办新鲜荔枝运到长安。
这任务的难度系数是极限挑战,荔枝保鲜只有三天,就算把只能用于最紧急的军情传递的800里加急的极限速度用上,岭南的新鲜荔枝也根本无法在三日内运送到长安。
如果任务完不成,则负责该事的人会丢掉性命。
在尚林署接到上面要求采办岭南新鲜荔枝的命令时,李善德正好在这一天告假去看房。
同僚众人便将不在场的他推出来,而上司,刘署令为了哄骗他接下这个任务,先用酒把他灌醉,佳肴好酒下肚,迷糊之际,刘署令递上文牒,众人吹捧之下一致推举他为荔枝使。这是圣人直接下的指示,跳开外朝衙署,油水之丰厚,常常让人抢破了头。
缺钱的李善德正感动于同僚对他的照顾,却发现自己被算计了。
上司故意把采办岭南特供新鲜荔枝十斤的“鲜”字用贴黄掩盖,替换成了“尖”字。
哄骗李善德,让他误以为只是采办荔枝干而已,不是鲜荔枝,所以李善德便稀里糊涂的接受了任务,等后来发现荔枝鲜的“鲜”字被贴黄时,由于狡猾的上司没有给贴加盖大印,所以李善德也无法证明这个贴皇是上司做的,只得认命。
此时,李善德的心情可谓一落千丈,前脚还沉醉在买了新房,终于在长安城有了一席之地的喜悦中,后脚便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中。
要知道,采办岭南新鲜荔枝这个任务完不成的话,他会死,会没命的。
而且,李善德买宅子,还从昭福寺那里借了贰佰贯香织贷,两年内必须还清本息叁佰玖拾贰贯钱。李善德死了后,甚至还会连累妻女被变卖为奴。这不是关照他,是要把他当替死鬼呀。
他的好友杜甫给出了方案,就是建议李善德拼死一搏。
杜甫给他讲了一个老兵的故事,激励他。
老兵年轻时远赴西域戍边,有一次在战场上被一个凶狠的敌人压住,眼看要被杀。
生死存亡之际,老兵发起狠来,用牙齿咬掉了对方的脸颊肉,这才侥幸反杀。
于是,老兵明白了一个道理,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一点微茫希望。
从此以后,老兵拼命练习刀术、骑术,每天从高山一路冲下,拔取军旗。
凭着这一口不退之气,他百战幸存,终于从西域安然回到长安城。
杜甫将老兵的这个故事写成了诗,《前出塞》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杜甫将这首诗赠与李善德,激励他道:骨肉
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即使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
随后,他又通过好友了解到各署之间账目不通,便用手中的荔枝使刺蝶,支取了三十贯钱,又索要了邮驿往来符券,解决了吃住行。
之后认真研究资料,充分运用自己的计算能力,找一条最优运送路线。
奔波一个多月,李善德才到达广州,早已身无分文。
手持刺蝶的李善德打算去岭南五府经略使的官署去碰碰运气,却差点被当成骗子沉了珠江。
他没钱,没人,拟定的计划成了空谈。在别人看来,他终将一死,毫无应付的价值。
费尽心思保住了一条命,李善德没求到半分钱,只得到一张五洲通行符蝶。
就在他准备饱餐一顿自尽时,转机来临。
胡商苏谅看中了他的五府通行符蝶,愿以一千贯钱来换。有了这些钱,李善德采买了相关物资做实验。
试验原理其实很简单,要将新鲜荔枝运送到长安,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荔枝保鲜,延缓荔枝变质的时间,二是提高转运速度,三是争取时间,尽早开始试验。
荔枝保鲜。
荔枝保鲜方面的唯一收获是在胡商的海船上发现了双层瓮,这种瓮本来用于海运香料,以防味道散失。
李善德觉得运荔枝正合用,他先将荔枝用盐水洗过,放入内层瓮口密封,然后在外层注入冷水,每半日更换一次,可以让温度不至于太热。
提高运转速度。
李善德通过胡商苏谅帮忙购置了近百匹马。雇了几十名骑手以及数条快船,一共分作四队。
他们将携带装满了新鲜荔枝的双层瓮,从四条路同时出发。
这四条路线各有优劣,李善德并不奢求能够一次走通,只想知道新鲜荔枝最远可以运到哪里。
在各条路线的轮换节点上配置了马匹、骑手、船只,他还设置了阶段赏赐以激励骑手。
这样一来,可以勉强模拟出朝廷最高等级的异地速度。
争取时间,尽早开始试验。
至于争取时间尽早开始试验,方法则是选取更早成熟的荔枝,试验时携带荔枝,随时观察其状态。
如果等到四月底荔枝熟透后才开始行动,绝不可能赶上6月1日的贵妃诞辰。
李善德从种荔枝最有名的侗女阿僮处得知,有一种荔枝品种叫三月红,三月底即可采摘,不过不好吃。
如果不管口味,可通过一种催熟之术,让其提前数日成熟。
阿僮的三月红和催熟之术这两个建议帮李善德抢出来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3月19日,李善德让骑手用双层瓮携带熟得差不多的荔枝,即已催熟的三月红,分作四队,从四条路同时出发,开始了第一次试验。
此时的李善德在没日没夜忙碌了整整七天后,几乎累到虚脱。
直到马队正式出发,他才稍稍放松了心神。
但同时他又是害怕的,他的手微微抖动,他这辈子从来没花过这么多钱。在一件毫无胜算的事情上。
李善德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吐出胸中所有的郁闷,那疲惫到极点的神情反而让他眉宇间挤出一丝坚毅。
他说道: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他已经拼尽全力殊死一搏了,发挥出了一个小人物所能做到的极限。
他将前途、命运和身家性命系于远去的马队之上,满怀希望又满是绝望地等待着试验的结果。
第一次试验结果出来了,四路人马携带的荔枝都在第四天晚或第五天一早未变,可见这就是荔枝保鲜的极限。
而这段时间最出色的队伍也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的路程。
虽然结果令人绝望,但是通过第一次试验排除了两条路线。
第二次试验基于第一次试验结果,李善德对路线和转运方式做了调整,选取了第一次试验中的两条路线。
3月30日,两路重建起来的转运队携带着半熟的青荔枝再次疾驰而出。
看荔枝在路上能否自然获熟,为变质延后一点点时间。
第二次试验结果比第一次有提高,但意义极为有限。
进入未变期的时间延长了半日,两路马队完成的里程比上次多了200里,所有的数据都表明,五天3000里是极限。
但如果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计人命与成本,转运速度一定可以再有突破。
李善德心想,既然提速到了极限,只能从荔枝保鲜方面再想办法了。
接下来,李善德主要从荔枝保鲜上下工夫。
他从阿僮那儿得知,荔枝可以放得略久一点,待汁可以多维持半日新鲜。
4月10日,李善德的马队开始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验。
李善德把这段时间他能想到的所有办法都整合到了一块儿。
命名为分支执瓮之法。
这一次,李善德跟随马队一起出发。
但是在李善德投入试验的过程中,经略府开始了一场阴谋,先是派了手下的一个奴仆林逸奴作为奸细,呆在李善德身边监视其举动。
后来通过林逸奴得知李善德把新鲜荔枝转运之事搞出眉目后,经略府担心李善德将新鲜荔枝送到后,引起圣人疑心自己。
圣人会想,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何早不送来?
一个上林署的小监事尚且能把这事办了,岭南五府经略府怎么会办不成?
他到底是办不成还是不愿意办?
我交给他别的事,是不是也和新鲜荔枝一样?
正所谓“无心与物竟,鹰隼莫相猜”,所以便决定要杀了李善德,阻止他回到长安。于是经略府安排人手,等李善德快到乾州再动手。
这样便与岭南无关,圣人过问,便可以让那边去头疼。
李善德不谙官场的弯弯绕绕,不会揣摩圣人与其他官员的心思,他一门心思扑在实验上,哪里会想到自己已经牵动了大人物的利益,深陷危机而浑不自知。
李善德与试验马队在途中被经略府的追兵追杀,之前那个监视他并告密的林逸奴却又来救了他。原因很简单,李善德把他当人看待,又在虎口救他一命。
第三次试验结果显示用分支执瓮之法和盐洗隔水之法,荔枝保鲜一共能争取到11天时间,虽然11天内转运队伍没能抵达长安。
但如果由朝廷来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资源调动,可以达到11天内运送结果。
这给了李善德希望,他基于三次试验,终于想出了荔枝转运之法。
李善德根据前两次的经验对路线进行了微调,最终测定下来的这条转运路线的水路全程是4600里。
且避开了各种险阻,可以说集四路之精华。
同时得出荔枝保鲜的终极方式,用分支植瓮之法、延洗隔水之法和冰镇,可以达到11天的最长保鲜时间,使得荔枝抵达长安时,在色变与香变之间勉强还算新鲜。
然后用朝廷之力,调动全国资源,使得转运速度能进一步提高,也能保证路途上的供给,以使荔枝更好保鲜,可以实现11天内将荔枝送达长安。
最终李善德计算出转运队正式运送荔枝的启程日期和准备时间。
贵妃生辰是6月1日,从岭南运荔枝到长安11天,也就是说,最迟5月19日,荔枝转运队必须启程。
今天已是4月21日,留给李善德说服朝廷以及着手布置的时间,只有不到30天时间。
李善德写完转运法的最后一行数字,他看着纸上密密麻麻,满是令人头晕目眩的蝇头小楷,长长呼出一口气。
他吹了吹墨汁,从头到尾又浏览了一遍,忍不住心潮澎湃。
这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关涉气候、游弋、州县、钱粮等几大领域,那种细碎繁复之处密如牛毛,外行人根本难以想象。
从驿站之调度、运距之配置、载重与里程之换算,乃至每一里的缴费核算,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做到极细密、极周到方可。
这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一处思虑不当,便很可能导致荔枝送不到长安。
此时的李善德,我感觉是颇为可敬又可爱的。这活脱脱不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完成一件复杂工作时喜悦欢愉,洋洋得意的我们吗?
4月22日的寅时末卯时初,李善德回到长安。
李善德花了整整一天,跑了户部、户房、太府寺和兵部。
在皇城里如马球一样四处乱滚,疲于奔命,口干舌燥,但是谁也不愿意理他,把他像踢皮球一样推来推去。
他这时才体会到,自己做了那十几年的上林署监事,其实只窥到了朝廷的小小一角。
这个坐落着诸多衙署的庞大皇城,比秦岭密林更加错综复杂。
李善德实在想不通,之前鲜荔枝不可能运到长安,那些衙署对差遣避之不及可以理解,但现在转运已不成问题,正足以为圣人之心,为何他们仍如此敷衍呢?
在各衙属都不配合的情况下,李善德遇到了公事副使宦官鱼朝恩。
鱼朝恩一张俊秀面孔如少年般清冷,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
可李善德没想到,这鱼朝恩竟然谎称要借李善德的荔枝转运之法回去研究,从而骗走了荔枝转运法手稿,拿去抢李善德的功劳。
后来李善德才明白,鱼朝恩虽然相貌俊秀清朗,实则为人狡诈阴险,最善贪功。
这下,得知被骗走转运之法的李善德一下慌了神,他本还指望各衙署替自己作证,转运之法是出于自己之手,可是韩回却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李善德办成了新鲜荔枝转运之时,在圣人眼里,就是各衙署办事不得力,李善德的转运之法就是打他们的脸,所以他们之前并不受理李善德的荔枝转运方案,他们自然也不会配合李善德来作证,荔枝转运之法是出自李善德之手,而非出自鱼朝恩之手。
韩回指出,要想让各衙署官员愿意支持李善德进行荔枝转运,让鱼朝恩不敢抢功的方法,在李善德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由岭南五府经略府着力推动,杜知司同仁大力支持,太福寺、司农寺、上十局助力良多。这样,鱼朝恩就不敢抢功。
李善德将荔枝转运之功献给杨国忠,因为杨国忠与贵妃的亲情紧紧联系着圣人,这是右相最核心的利益,一丝一毫都不能疏忽。
新鲜荔枝如果真可以博贵妃一笑,最好是经由他之手送去。
杨国忠将自己刻有“国忠”二字的银牌给李善德,支持由李善德进行荔枝转运,而不由鱼朝恩负责。
李善德接了牌子,又讨问手书,以方便给相关衙署行去文牒。
杨国忠听后一怔,不由得哈哈大笑,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碟,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
流程那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杨国忠不给手书,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就是防止李善德把事情办砸后牵连自己。
如果李善德办砸了,杨国忠只需收回银牌,他与李善德之间便没任何关系,没有任何文书留记,切割得清清楚楚。
这个世界仿佛就是这样,当你成为了强权,似乎就可以藐视一切规矩、流程,上位者洋洋自得地坐享其成,沐浴在权力的快感与荣光中。
可殊不知,当规则形同虚设,当流程名存实亡,当权力失去了约束,最终伤害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到头来还是由底层老百姓受罪埋单,而失去百姓的权力,还是权利吗?
李善德想到答应胡商,由他来进行荔枝转运的一事,便跟杨国忠提了,可是杨国忠却不同意。
我大唐富有四海,至于让几个胡人来承担费用吗?体面何在?
昭福寺的住持亲见杨国忠赐了银牌给李善德,就让典座归还了之前李善德跟昭福寺借的两百贯房贷钱和签的那张契约,意思就是不再收李善德的房贷钱了。
说来令人心酸,两百贯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世积蓄,对昭福寺来说,只是做一次人情的成本罢了。
昭福寺的住持还让留宿,要知道这里不是一般人能留宿的。这一夜,李善德抱着银牌一直没睡着,他终于体会到,权势的力量竟是这等巨大。
4月24日,李善德没回家,一大早便来到了皇城。
他刻意借用了上林署的关系,召集了各路衙署,连自己的上司刘署令也叫来了,这其中就有杜知司派来的那个主事,也就是两天前斥退了李善德的那个人。
他此时脸色颇不自在,但有右相的银牌在,谁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李善德突然觉得很荒谬,他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而有这么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却畅行无阻。
由此可见,转运的精髓与难点,其实是由此延展出的无数官场现形记!
给各衙署安排完所有事情后,李善德宣布自己将亲自赶赴岭南,盯着荔枝起运之事,其他人也要即刻动身,吩咐各地去催办庶务,所有的准备必须在5月19日之前完成,这是不可逾越的死限。
5月9日,李善德再度赶到广州城下。
这一次,岭南经略府的态度一反之前,比炎热的天气更热情。
最终李善德还给李逸奴立了墓碑,写上了杜甫的那句诗:我史为奴仆,几十树功勋。
当然事情哪能一帆风顺,胡商与李善德反目,带走了对荔枝保鲜极为关键的双层瓮。
由于杨国忠的阻挠,李善德没能促成由胡商来进行荔枝转运一事,便误会李善德言而无信,过河拆桥,与李善德大吵一架。
经略府听说胡商和李善德闹翻了,便在5月13日对胡商下手,通过收拾胡商来跟李善德卖好。
这又让他误以为对他下手也是李善德的意思。
所以胡商在听到风声后,提前撤离,并带走了只有胡商的船队才有的对荔枝转运至关重要的双层瓮,以报复背信弃义的李善德。
当时已经是5月13日了,19日就得出发,来不及让广州城的陶匠现烧。
最终,他们想到了一个补救的办法。办法就是用牛胃与单层瓮模拟出双层瓮的效果,但这个方法有缺陷,让途中转运的负担变得更加繁重,增加了许多变数。
李善德其实早已把胡商当成朋友而非商人,现在闹成这样,实在令他大受打击。
李善德生日这一天,胡商与李善德吵完架后,傍晚时分,阿僮带了两筐新鲜荔枝和一些侗人过来探望李善德。
阿僮和侗人们原以为李善德给他们带来了之前允诺给他们的长安酒,但是李善德事务繁忙,加上这次赶回岭南日夜兼程,连行李都嫌多,没时间也不可能带酒回来。
阿僮给侗人们解释了一番,僮人们虽然失望,但终究没有闹起来。
李善德趁机请侗人们喝广州城里的酒,侗人没有兴奋起来。
阿僮得知李善德生日并与胡商闹翻,就把一枚硕大的荔枝给李善德,这是今年园子目前结出最大的一枚,叫丹利,每年就一枚,据说吃了以后能延年益寿。
阿僮将丹利给李善德吃,作为生日礼物。李善德跟阿僮道谢。
阿僮说:“谢什么,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你忘了给我带酒,但我还是愿意给你拿丹利,那个苏老头真是急性子,怎么不听你解释呢?”
双层瓮的事情出来后,李善德意识到自己不能等到19日和荔枝转运队一起出发,他需要提前把一站走一遍,清查所有隐患,应对沿途的突发事件。
5月15日,李善德去最后确认下荔枝长势,然后出发。
可是到了后,发现经略府正指挥大量的经略府士兵热火朝天的砍伐着荔枝树,将近一半的荔枝树及阿僮的阿爸阿妈种的树都惨遭毒手。
这些树以前是阿僮的阿爸阿妈种的,是留给阿僮的树。
本来李善德要求的运量是十丛荔枝,每一丛要毁掉一棵荔枝树,最多砍十棵树就够了。
但是杨国忠后来增加了荔枝运量,从十丛追加到30丛。这需求数量一变,所有的行程编组都得调整,所有的交接人马都得重配,工作量加重了不少。
而在朝廷各级人员的层层加码下,最终变成了需要至少200丛荔枝。
李善德无力改变现实,最终的结果是,阿僮的荔枝园整个被毁了。
李善德无法苛责任何人,这与贪腐无关,也与地狱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
阿僮撕心裂肺地喊叫着:“你骗我,你骗我说给我带长安的酒,你骗我说没人会欺负我,你骗我说只砍十棵树,我本以为你和他们不一样。”
这件事毁了的又岂是仅仅阿僮的荔枝园,它更是毁了阿僮对李善德这个人难能可贵的信任。
阿僮是侗人,这些侗人向来被看不起,遭受欺负。而李善德由于自身的良善,让阿僮对他产生了信任。
在荔枝转运仪式上,阿僮也真心给李善德提供了许多帮助。
此时的李善德对阿僮充满了心疼、愧疚,对自己充满了厌恶。
他从来没这么厌恶过自己,多审视自己,哪怕一眼,胃部都会翻腾。
李善德抖动缰绳,驾马出发,他不断加速,只盼着迅速逃离这一片荔枝林。
6月1日,贵妃生辰当日,李善德骑着快马朝着长安城东赶去,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气质昂扬。
然而,马上的李善德却软绵无力,形容枯槁。在过去的七日中,他无眠无休,从骨头缝里炸出最后几丝经历,完成了荔枝转运的最后一程。
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状如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一个沉浸在贵妃诞辰的喜悦氛围中的绚烂繁华的长安城。
李善德的右腿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
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都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万花攒集、艳丽齐放、香气冲霄、风华永济,极尽绚烂之能事。
而李善德安排从石门山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的只有区区一骑两坛荔枝。
随后,整个长安城陷入喜庆的狂欢,除了李善德。
渡尽劫难的他已然精疲力竭,全无人样。他无心也无力再去关注荔枝成功送到贵妃和圣人面前,会给这场诞辰盛宴注入怎样的情景之中。
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失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可想而知,像李善德这样的小人物,后续还会遭遇怎么样的磨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