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煽情的话,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当然,我曾经也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不过最近看了两个视频,其中两位老师都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樊登老师在他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中谈到,听了那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试想,如果我们没有听到那些道理,我们会不会过得更差呢?我们虽然不会因为一个道理而变得更好,但我们却有可能因为一个道理而不让自己变得更差。比如,当我们被教导要尊老爱幼时,我们虽然不可能直接从尊老爱幼这行为上获益,但是我们关爱老人儿童这一行为是不是有可能让我们远离去做伤害他们的事情呢?所以,面对互联网上一些言论或信息,我们应该是以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另外,我们所谓的学或听,是否真正把它们用到了我们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实践呢?毕竟听到、知道、学到与做到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任何不能将之落实生活的理论或道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都是纸上谈兵吗?不过,再退一步说,即使是知道也比不知道的好,毕竟,知道在某些时候还是可以左右我们的态度,影响我们的行为。
除此之外,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的还有李善友老师,不过李善友老师对于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论点是,第一性原理。李善友老师认为,即使学了那么多道理,但学到的都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会导致会用错(我所理解到的大意是这个,但不知道是不是李善友老师的本意),为了避免被用错,我们应该学习那些道理背后的模型,然后找到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案例进行验证,然后在生活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刻意练习,让我们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对其进行调用。
以上两个观点虽然都是从两位老师自身的理论出发对其进行阐述,但相同的是,两位老师都否定了“学了那么多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道理,这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对于网络上所流传的美文或者美句会不会是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文字熏染效果或者为了煽动大众情绪,毕竟,有关情绪方面的文字相比于客观事实而言,更容易传播。另外,对于网络写手而言,更多的是赚取流量,所以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率,迎合大众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互联网琳琅满目的信息当中,我们应该学会甄选,汲取有用信息,而不是全盘接收。当然,对于那些我们学的道理而言,首先,我们需要确认的是我们所学到或者所知道的道理是否正确,如果正确,我们尽量用它去引导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将其落实也没有关系,毕竟,知道总比不知道的好,完全没必要为不能去用而感到焦虑与恐慌,毕竟人生不是由一个个死板的道理组成,如果一昧强调道理,那我们岂不是因小失大,遗漏很多精彩?道理,个人认为,无非是处事原则,坚持道德原则与守护自己的本心就好,没必要完全按照世俗框架,毕竟,只要道理背后的“模型”正确,不在乎外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