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实现了连续20年的持续增长。但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医生、公务员、大学生、军人献血比率远高于其他人,已成为献血的主力军。
为什么普通公众不愿意献血呢?多数人表示:献血危害健康,或者压根没考虑过献血。事实上,不少民众仍然对无偿献血存在顾虑,担心对身体产生副作用。网上传言,献血会导致贫血、献血导致肥胖、献血伤元气、献血会染上艾滋病......这些观念便使多数人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有人质疑医生,为什么宣传献血无害,医生自己却不献血。
虽然近年来献血量不断上升,但是医院血库血液供应仍不足。一些人急需输血,但是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危及生命,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在多数医院都会出现。为了缓解这些情况,多数医院会组织医务人员集体无偿献血,并不是想民众想象的医生自己不去献血。
对于民众忧虑的献血危害健康,其实是无稽之谈。每次献血不超过体内血容量的十分之一,而且机体会刺激造血器官加快制造新的血液,不会造成贫血;采血时用的器械都会经过严格灭菌,且是一次性的医疗器材,不会重复使用,更不会传染艾滋病;献血后正常饮食不会引起发胖,除非认为自己需要进补,多吃食物,导致营养过剩。
有些人质疑:为什么我们献血的时候是无偿的,用血却要交钱呢?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但是血液在用于患者是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包括采集、分离、制备、检验、储存和运输等复杂步骤,期间要耗费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