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村,其实不是真的羊村,里面也没有很多羊,更确切地说是一只羊都没有,因为村里不养羊,村里最多的动物是耕耘的牛和护家的狗。当然了,还有抓老鼠的猫和院子里的鸡鸭鹅,这在以前可是家家户户的基本配置。
羊村,可能就像给自己喜爱的宠物取名字,是一个代表爱的昵称,是我对我村子的爱称。
它是我眷恋的地方,在前世与今生的记忆里,它都清晰地出现过,但它又总不是惊鸿一瞥的稍纵即逝,像是一段电影的开幕,之后就是源源不断的后续情节,将我带回那段烟火的日子……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那时候还太小,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里,大人就带着我一起去田间地头,我也很乖,不会跑远了,也不会去追漂亮的蝴蝶和偶尔停驻的蜻蜓,就在大人的视野里,就在那个地头的一隅,建造“我的世界”。我遇到了很多爬虫,都是我用木棍挖出来的,有的是居住在小土块里,我把土块捏碎它们就匆匆忙忙跑出来了,但我心里是不想它们逃走的,我要“囚禁”它们。几十只已经开始仓皇逃串,我也手忙脚乱。后来就算了,只留下了些温驯的跑得不快的圈了起来,那些活跃的难抓的就判处了极刑,莫得耐心。到了盛夏最好玩,因为可以抓到青蛙,它们会在清晨傍晚出来找虫子,去草丛就很容易抓到,然后用绳子绑住腿,可以溜一整天。残忍是有的,不过那时候什么都可以玩,什么都觉得好玩,那句“要爱护小动物”的话在学堂之外就听不到了。
进入了学堂,那是村子附近的民办小学,周围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倘若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或者下午,从空中俯瞰,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孩子汇聚于此,学校就落座在中央。男孩子,个子长得快,力气也与日俱增。所以,在那个时候,就会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洗菜、扫地、洗碗都是基本功,到了田间地头,我就是最靓的仔——锄头握在手,野草就没有;拔秧、插秧、割稻子;剥花生、种花生、拔花生……跟着大人们走遍村庄大地,用自己的勤劳换来这片土地的馈赠。其实,我跟着学了很多也干了很多活,不过都是能力范围所及的,不会太累,谁还不是家里的宝贝,大人们才承担了所有。
我在他们的庇荫下茁壮成长,结实了身体,掌握了本领,有了更多的体验,又拓展了经历,对自己脚下的土地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它养育了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繁衍的勤劳、善良、朴实的人们,他们对于土地的热爱和执着只有他们自己清楚,我也只是越来越能理解。
最近几年,村里的牛栏都拆掉了,已经听不到清晨的“哞哞哞”,仅仅养的几头牛也都是年末卖掉换钱,以前用牛耕地和拉板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的少年记忆只能存放在墙角那锈蚀的铁梨耙上,随着它的消失逐渐消逝。新农村建设的标语写在墙上几十年,现在已经完全冲刷干净了,只留下了碎碎的点点,私家建造的厕所在村干部坚决执行下轰然倒塌,散落一地的石灰水泥还有砖头,再怎样都凑不到一起。
从前的人会因为柴火起争执甚至大打出手,所以每次村民到山上收集完柴火,都感觉山林被打劫了一样,现在看到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景象都会感慨:以前哪里会有这么茂盛的景象!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罐液化气,有的人家里还有电磁炉,压力锅电饭煲也早就用着了。除非家里来了几桌客人,不然就不会用大锅和柴火做饭,几口之家还是用着电气方便。烟火气确实是淡了,但还是有的,在自家村子或是路过其它村庄也还能闻到淡淡的烟火味。完全不使用柴火,实现全面使用清洁能源的目标,对农村来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驻村干部来说,任重而道远。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之年,最终的目标是把我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农村也会迎来更深入和深刻的革新,这种革新将彻底改变农村的方方面面,从物质生产到休闲活动,从田间地头到楼上楼下;还有其它基础设施服务的完善完备,从生活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再到教育资源分配,让改革开放和时代发展的福利惠及全体人民。
从未消失的人间烟火,在远方天边的眷恋,于夜深人静的时候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