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鹏
佛说:生老病死,人生四苦。
衰老与死亡,是人生四苦中的二苦。衰老是一切生命体的宿命,死亡总有一天会降临。“告别”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每一个人如何优雅地与这个世界告别,现代医疗又要如何安顿一颗颗不安的灵魂?这些是每一位医者在面对生命时要不断反思的问题!
【遇见】
《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名美国泌尿外科医生,做过无数次手术,挽救过无数病人的生命。他在该书中将临床医生分为三类:
1.家长型
家长型医生,顾名思义,医生把病患看成“无知的小孩”,以医学权威来指示病患做决定,这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医患交往模式。病患的医学健康素养不足,健康卫生知识在学校里获取不到,只有在不幸生病时才不得不来医院找医生寻医问药。
“医生你好,请问我怎么了?为什么我这里这么痛?我要吃什么食物能治好?我有什么不能吃的吗?……”种种问题一股脑抛给医生,遇到耐心点的医生会一一予以解答,但是一想到你的后面还有数十位耐心等待的病患,又不得不态度强硬地结束这无休止的问答。
2.资讯型
资讯型医生,把所有数据和事实告诉患者,该怎么做由病患自行裁决。越来越多的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少之又少,而对医学科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厚道点的医生会把关于疾病的各种治疗手段的利弊在病患面前一一罗列,就像“知识超市”一样,最终让病人自行选择。
事实上,上述两种类型的关系都不是病患想要的,他们既想了解疾病相关信息,又需要掌握资讯和裁决权,同时更需要专业的指导。
3.解释型
解释型医生,这种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是解决主观不适感?还是想来寻求心理安慰?亦或是能真正地防范于未然?
解释型医生会针对每个病患需求询问:“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有些什么担心?”得到答案之后,医生才会告诉你哪种方法能帮助你实现优先目标。其实,这也是一种共同决策的诊疗模式。
【共同面对】
在面对自然衰老时,不管哪一种类型医生给的何种建议,首先作为病人自己先要能够正视衰老。在此基础之上,医生只是利用自己对于老年病的临床经验,给你指明大致的方向,并以顾问的形式帮助你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里特指退行性病变等年龄相关性慢性疾病)
在面对死亡时,更是考验医生与病患博弈的环节。临床中很多临终一刻,都是因为心脏功能逐渐衰竭,导致最终救治的失败,这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在我眼里,长生不老是一种对欲望的渴求)
病患把生命的余日交给医生,然而面对现有的医疗手段无法遏制住疾病的进展。生的希望支撑着我们继续抢救,可是有的时候,在我们和病患一心放在抢救之时,又会忽略了为什么而抢救?是为了获得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还是为了一个更美好的生活?
面对不可逆的衰老与死亡,有时无效的治疗会搅乱我们的大脑、削弱我们的身体。既痛苦,又让我们与生命中真正要紧的事情隔绝。在极尽全力的抢救过程中,不仅花费整个家庭几乎终身的积蓄,而且即便抢救回来的生活质量却非常低。曾经的自己总是担心做得太少,而不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多。
面对不可逆的衰老,过多的抢救干预行为,对于家庭来说,毁灭性的打击往往会更大。钱没了人也没了,这是最坏的结局。每每在和病患谈病情进展预后,发送病危通知书时,心情是极度的复杂!
【感知】
在衰老来临、死亡逼近前,人们的健康状况是相对稳定的,与健康相伴,生活愉快地行进,没有任何异样。然而在某一天某一刻,疾病会突然袭来,健康状况会像推上滑雪口一样迅速下滑。是的,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更像是一场屠杀,而面对衰老甚至死亡,很多时候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我们真的就只能坐等衰老与死亡吗?不!
近年来健康管理的概念已经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进入大众的视野。慢病管理,能让无感的衰老得以无处遁形,让机体的各项生命指标能更客观、更连续、更实时地呈现在医生和病患面前!当然,如何做好慢病管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