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今年我好像才发现与母亲的关系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中走向了一个新模式:和解。
如今我已经离家多年,母亲有一个习惯,可每当我从家离开,不管是住校,去外地,后来从家到武汉,换房子,我每换一个环境,她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来看看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她才安心。
微信视频是母亲发过来的,我接通以后,她用毛巾擦着自己刚洗过的头发,一边问我“在干嘛呀,怎么不回消息,我明天就要过来啦,想吃什么?”,当时的我困意袭来,还有日更没有写完,并不愿意去想这些,直接问,”那你几点钟到?“ 想想距离上次回家快两个月了,因为赶上换房搬家就取消了到上个月回家的计划,上周母亲就说要过来住几天,我说还没收拾好呢,她说那我来帮你收拾。
昨天趁着母亲还没来我决定好好安静在屋里收拾一下,直到晚上她出现在小区门口,让我门口接她,她拎着两个塑料袋,一个装的是青菜,一个装的调制好的饺子馅和鱼肉。我领着她上楼,打开门她就被乱糟糟的客厅震慑到了。我和小妹一起吃着她带回来的饭菜,她就一边忙活起来。“你今天清理了什么呀,怎么还有这么多东西?“我说”清理了衣服啊,整理了一大包打包袋的衣服“,过了一会她准备把那包准备处理的打包袋往房间里拖,我连忙说这就是我清理出来不需要的呀,你别给我又放回去了。她随即打开了拉链,找了个椅子坐下一件一件取出来看。这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清理我的书籍了,选了两个打包带和拆开两个纸箱铺平,将书籍都摊在上面,由于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九点半,我没有仔细按照书中的要求来整理,而是按了几个分类,首先是今年的看和买的书,之前看过的书,之前买了没看的书,别人借了要还的书,还有也许以后会看的书,简单分类完毕后按顺序先把今天看的和买的放下最下面一层,离自己随手最近的地方,顺手就可以拿起的地方,第二层放的是已经看过的书,最上面是教材和未看完的书。清理的过程中,母亲就开始吼起来,你们这都一个星期了还没收拾好,地也不拖,你们都忙些什么?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也回怼回去,那你不想收拾就放着,我待会来弄!整理完又催促我还不休息,我要写完日更才能睡,睡前的情绪因为刚才的激烈争执一直很亢奋,借助写日更才慢慢平复。
今天一大早,我爬起来上早课,跟她沟通好要保持安静,上完早课赶着要出门,又听她叨叨了两声,出了门才算安静下来,走在路上我就在想,这些年来和母亲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了。
一、被掌控的生活
打从记事起,我的人生好像一直掌握在了母亲的手里,我的周末时光被安排,几点钟要起床,吃什么穿什么都是母亲在帮助我做着决定,除了我喜欢唱歌这个爱好,我好像一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中,母亲的单位要解散了,大部分人都被提前买断,要另谋出路,为了让家里宽裕点,母亲和几位一起买断的阿姨决定外出打工,出去了大半个月,可这时父亲因为长时间没日没夜的工作,太过劳累病了,父亲给母亲打电话,商量怎么办,后来母亲也因为不太适应外面的生活加上不放心,回到了家,父亲因病后来卖掉了当时盘下来的一辆车,换了一个平稳的岗位上班,母亲也重新想着如何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家里那段日子过得很艰难,我和母亲的关系也遇到了第一个矛盾点。我觉得母亲一点都不关心我,脾气还不好,在学校里一切看成绩的班级里,过的特别压抑。在家里母亲因为忙,我们也没什么好交流的。父母的关系也常常地出现摩擦或者是冷暴力,我很讨厌一家人一起吃饭,那个氛围真的太“冷”了。互不说话,明明可以对话的两个人,非得要通过我来当个传话筒,那个时候我与母亲的主动交流也减少到了,要教学习材料费了、要教补习费、要给我下个月的生活费了。母亲也很烦,怪我平时没有话和她讲,开口就是要钱。也许在那个时候起我就想,等我以后赚钱了我才不会要你的钱了!
二、什么时候才可以挣脱牢笼?
到了高中,家里的日子开始朝着好的样子继续,可关系一直还是不好不坏,特别是到了高三,学业的繁重加上睡眠不足,母亲依然忙碌,无暇顾及到我的感受,这个时候的我好像更需要她可以听听我说的话,可她总是嘴上答应着,却总没有放在心上,积压在心中的不满和失望最终在一个晚上爆发了,我一刻也不想看到她,我用了各种办法,晚上不按时回家,让她找不到我,在网吧里坐在沙发上睡了一夜,那个时候胆子小,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母亲来网吧来找我,叫我回去,我起身跑出去,回去也不跟她讲话,后来甚至为了让她引起重视,我也没有去学校上学,也绝食不想吃饭,朋友家人来劝,我也还是没有触动,一步一步把她也逼到了最愤怒的状态,最后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我们都各自冷静了几天,再回来时,我看到家里多了一个不认识的背影,烫着波浪,穿着新外套,后来才发现是她。呵,她这一周是出去潇洒了,亏我还内疚起来。
后来是在大妈的劝说和好友的陪伴下,我终于答应回学校上课了。那个时候,母亲很骄傲,但是她依然不会跟我道歉,大妈说,你怎么好要求她一个大人来和你道歉呢?面子上挂不住呀,但是她意识到了她也有过错,各退一步吧,孩子。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所谓的乖乖女,很少去网吧(当时觉得网吧里都是染着黄头发的坏孩子),从没想过离家出走(其实也是去的亲戚家里),我所做这些,都是在与我被掌控生活的抗议,心中呐喊是:“什么时候我才可以自由?”
结束高中生活,开启大学时光,虽然没有离开所生活的城市,可是我很憧憬住校的日子,终于可以离开家生活了。那个时候,每周回去一次,好像是一个特别好的节奏。因为呆不过三天一定会吵起来。所以寒暑假会是一个吵架的高峰期,放假几天就开始摩擦,然后我也总会给自己找事情做,例如寒假去找个服装店兼职的工作,体验社会实践的同时锻炼自己,暑假的时候在家看书准备预习下学期的课程或者去考个驾照等等。
大学生活也快要结束了,她张罗着给我找实习的地方,再后来我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不想一直呆在家里,母亲也帮我留意着。终于,有一个去广州的工作机会,母亲告诉我的时候我很激动也很向往,从一家很小的工作室辞职,因为我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广州是我一个比较喜欢的城市,之前去玩过一次。气候宜人,还有一点是我喜欢听粤语歌。
三、人生的第二次“断奶”
离开的前一晚,母亲好像有些后悔了,又跟我确认着,“你可不可以不去啊,你要是现在反悔还来得及,我给你回绝掉”,我连忙坚定地说,“不,我要去我要去啊”。2013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母亲不放心要与我一起去,在武昌火车站的候车室,乘坐的这趟车晚点3小时,母亲说,这车都晚点了,要不咱们退票不去了吧?我说不行,不管多晚我都有要去。母亲拿我没办法,没有再继续说要回去的话。只是我看到她在窗户边看向窗外若有所思。
我还记得和母亲的告别是在三元里的地铁口,我往地铁里走,她在门口站着,转身的刹那间,眼泪刷刷地滴落,我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快速奔向前。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总会在不同的时间回想起来。如果说人生有两次断奶,一次是隔绝母乳的时候,另外一次是和原生家庭分离的时候,我想这就是我的第二次“断奶”。
独自外在的生活,我也并没有挥霍,我想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尝试,例如学习广东的白话,我了解到了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见过十几岁出来辍学出来工作的孩子,也和一群流水线的员工们一起加过班,第一次自己一个人过生日,过一些躲在宿舍里追着TVB剧和电影,没有家人和没有朋友的节日。抢过最难抢的春运票,站过一晚上的火车无座票,在地铁口的路边等天亮,飘着毛毛细雨的下午,拖着大小包的行李走一段很长的路。在珠江边上听着民谣唱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我开始学习跟着同事朋友学白话,看粤语电影和电视,看美剧练练口语,开始写日记,开始看书,运动,给自己做点简单的食物,休息日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个没去过的景点,去看看这座城市。这段时光虽说只有八个月,但是这段孤单的自我时光,真的很棒。这是我独立的第一步。
四、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也是在广州的日子给了我,到一个新的城市从头开始的勇气。所以回家再出发后我选了一个折中的地方,武汉。一个相对于北上广深没有那么远,也没有家里那么近的地方。一个与梦想适合的距离,一个与家合适的距离。让我努力时可以向前冲,累了也可以退回后方。
在武汉生活的头一两年,让我又重新有了独处的机会,这一次出发后的我比之前多的是一份坚持,我知道我要独立下来,必须要做出很大的改变,性格上和努力程度上。确实我也去做了这两方面的尝试。第二年的下半年,小妹也决定来武汉,自此便开始了我们俩的“相爱相杀”的日常。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与小妹的关系,好像有些像我与母亲的关系,只是这个角色好像变成,我更像“母亲”,而小妹更像以前的”我“。 似曾相识的过往,我的行为和说话的语气好像变成了我的母亲一样暴躁和絮叨。我想是因为当时对自己开始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并不自觉地把这种要求也投射到他人身上。这让我感觉我变成了曾经不太喜欢的样子。
这一两年的时间,我们每个月几乎都要争吵一次,然后又慢慢和好,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时只是不发,但不代表矛盾和问题没有。逃避问题会让问题叠加和变得更加棘手。在这个关系上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也没有一个解决办法。
五、听妈妈的话
在武汉生活的时候也二十六七岁,开始发觉母亲以前说过的一些道理都是对的了,是她反复强调过的,可我就是不愿意听。后来变得有些愿意听母亲的话了。
六、成年人的对话
最近两年对生活的理解发生着变化,也让彼此的关系慢慢变成了成年人的谈话。我不是一味听从,母亲也少了吼叫,我们有时可以像两个成年人一样的交谈。甚至有时候会我觉得她老了,开始像个小孩,我的脾气反而比她大了。开始变成了她要听我的吼叫的程度。面对父母有时候的争执,我反而成了那个为两个“小孩”劝架的大人。他们开始听我的建议了,我也可以听进他们的建议了,彼此交换观点,学会互相倾听。
七、今年的礼物:和解
疫情期间的这一段特殊相处时间,也是家里关系很紧张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家里的场景,只是时间顺序上又不一样了。虽然还是少不了争执吵闹,我也依然会心生烦躁。可以前可以躲的远远的,疫情当下哪里都去不了,关起门来不解决,明天依然会继续,我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不得不面对这个困扰了多年的关系了。
我与父母的关系,我与母亲的关系。那段时间和母亲睡一屋,总会睡前或醒来的时候我们总会聊上半个小时。有好几次,我默默的哭了,可能觉得自己终于开始懂她了。我在卫生间里呆了半个小时,母亲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没事。还有一次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躺在床上的时候因为奶奶卧床而担忧伤心,她说我为什么伤心。我说一想到她的处境就觉得特别难受。母亲反倒安慰起我来了。其实母亲又何尝不烦闷,一边是奶奶卧床需要人照顾加上外婆身体也不太好,放心不下。
很多时候,我发现了她内心深处其实很没有安全感。对他人的吼叫,其实自己内心也很脆弱,想用吼叫来装作自己不脆弱。当我知道了ABC情绪治疗法,A是事件,B是基于个体认知的看法,C是由于不同认知的解读产生的不同结果。我就开始理解母亲了。我们的认知程度存在着差异,她的吼叫也和这存在着一些关系,加上她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发现这个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沟通方式的时候,我觉得有救了,也就不再过多的担心。
往上一辈看看奶奶还有外婆,看看她们与子女的关系,再看看我与母亲的关系,好像也没那么难了。隔离的这段时间,与母亲关系缓和后,再到后来与小妹的关系也渐渐变得互相理解,再到工作中的同事关系,我也相信了那句话: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写在最后:
如果现在的你和母亲的关系好,那替你高兴,如果你还和母亲的关系紧张,也想想办法来做一些新的尝试吧,母亲不会陪我们一辈子,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她和解吧!因为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我们身边的一切也不会一直理所当然的环绕着我们,珍惜与母亲的相处时光。
即使你们还是会争吵,我想好过于无尽的沉默。争吵是一种表达方式,而沉默是拒绝了表达的机会。机会不等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愿每个人都没有这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