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车
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写作就该当如此。不要问“为什么”,不要在糖果堆(或火花塞)中精挑细选,而应贪得无厌,让我们的心灵吞食一切,然后使出浑身解数将它们吐在纸上。
我们不该想“这是个写作的好题材”,或“我们不应当谈这个”,而应该百无禁忌,无所羁绊。写作、生活和心灵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如果你的思想空间够大,能够任凭别人吃汽车,那么你也能把蚂蚁看成是大象,把男人视为女人。
你将能看穿洞悉所有的形体,如此一来,所有的分野都将消失。
隐喻必定来自和注重逻辑的知性脑袋截然不同的地方;它来自英勇无畏之处,敢于摆脱我们先入为主的成见,充分对外开放,因而看得出蚂蚁和大象之间的相同点。
不过,别为隐喻担心,别想“我得写几个隐喻,这样才有文学意味”。首先,别想着要有文学意味,隐喻是无法勉强得来的。
要是你在写作时,彻头彻尾都不相信大象和蚂蚁是一样的,那么在你笔下便会显得很矫情。要是你彻头彻尾相信这件事,那么可能有人会以为你是神经病。不过,宁可被当成神经病,也不要流于矫情。然而,该如何促使你的心相信这件事而写下隐喻呢?
别促使你的心做任何事,只要撇开成见,记录下你脑中源源不绝的思绪就行了。
写作练习会软化感情和理性,有助于我们保持弹性,从而让苹果和牛奶、老虎和芹菜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消逝无踪;我们可以穿透月光,直接钻进熊的身体里。
只要跟着思绪走,便会自然而然地飞跃起来,因为人的思想往往会即兴自然地大步跳跃。
你的心在跳跃,你的写作也会跳跃,但这不是人力勉强为之的。写作反映出初始意念的本质,亦即我们不带成见,只重根本原则地观察这世界的方式。
蚂蚁和大象之间并无分野,一切界限都消失了,仿佛我们正凝视着雨丝,或眯眼看着城市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