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教授在“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中提出“对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散文的语体属于文艺语体,作家在写景状物抒情的过程中,其语言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王尚文先生说过:“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言语所表达的内容,而语文则是用以表达的言语形式。换句话说,其他学科重在‘说什么’,语文重在‘怎么说’。对于语文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领悟它‘怎么说’,即主要通过语文教材的言语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实际上,这里把语文的内涵定位在散文这一文体的话,似乎更为贴切。因此,在《那树》的教学中探讨文章的言语形式有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就《那树》一文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内容看,教学的可能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探究主题
台湾作家王鼎钧在《那树》中刻画了一棵有旺盛生命力、一直造福于人类,最终却被一直受益的“文明人”以“文明”的理由而杀戮的树。从中反映出作家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如火如荼的物质文明发展中利与弊的对立与矛盾的思考。反观,在这个物质文明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在当下有一棵棵“树”还在不断被杀戮,其实我们大家面临着同样的生存窘态。
如果这篇课文的教学,从探究主题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在对“那树”形象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去发现我们身边类似的现象,进而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利弊与得失,是有价值的。
2.赏析写法
《那树》这篇散文,写作手法上有许多值得引导学生品析之处。比如象征手法的运用,文中所写的那树,实际是一棵虚化了的树,它只是一棵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树,可以象征一种顽强的生命、一种传统文化或其他。比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写到那树被屠杀的场面时,作者已经不是在描写一棵树被砍,而像是在写一个人被屠杀。
此外,对比衬托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也很明显,作者在前半部分,极力地描写那树的生命力顽强、那树对人类的荫蔽以及那树执着奉献的精神,与后文那树的悲惨命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造成读者情感的落差,引起读者对那树命运强烈的同情,引发对那树之死更深刻的思考,文章构思很巧妙。还有文章叙述所采用的第三人称———“那”树。用 “那”而不用“这”,可以看出作者极力地想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讲述关于一棵树的命运的故事,尽量不让自己的情感过于外露,在表达上反而起到了一种更令人感慨、引人深思的效果。此外,借传说、上帝的话、蚂蚁国的故事,增加故事的神秘性,从侧面衬托那树的顽强生命力、执着的奉献精神,对比人的无情,也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3.品析语言
细读《那树》的第一段:“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作者为什么不用“啊!那真是一棵古老的树啊”这句话来表达对那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与惊叹呢?作者运用“很久很久”的词语反复,以及三个“当……时,它就立在那里”的排比句式,三次出现“它就立在那里”,通过有意重复,渲染自己对那树顽强生命力的惊叹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