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8 佳豫
《活在当下》(解读论语第22天)
(八佾第三)
经典原文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主张的祭祀活动在于道德传承而不是宗教活动,这段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内心应当虔诚,在祭祖先或祭鬼神时,要好像祖先或鬼神真的在面前一样。
如果祭祀时自己没有参与,那就等于没有祭祀一样。
我们苏州人都有祭祀拜祖先的习俗,一年之内要过好几个祭礼。
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来理解:我爸去世十几年了,每次我妈祭祀时,都会对着空气和我爸说话,仿佛我爸在面前一样。
经典原文2:眼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灶——就是指灶神;奥——是古人常在家里祭祀的一种家神。
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时,颇受卫灵公尊敬。灵公夫人南子,品行不端,但有才能,欲借孔子之名,壮自己的声势,于是召见孔子,那孔子也是去见她了。
王孙贾误会孔子去卫国求官职,所以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什么意思。
王孙贾以奥比喻南子,以灶比喻自己。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你去求南子,还不如求我王孙贾。
这里王孙贾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深知孔子熟悉祭礼,借祭祀灶神和奥神,向孔子发难,可谓私下做足了功课。
孔子的高明之处在于既不揭穿,也不直接怒怼。只是顺着王孙贾的意思,巧妙的做了拒绝,然后又说出一句让王孙贾去深思的话。
孔子的意思是说,献媚于灶奥之神,都是内心有所祈图的;而讲究天理,却能心安理得。如果天理都不讲,那光祈求祷告,有啥用。
孔子一生布道,并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行为端正,不贪求,就能过的心安理得。
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犯的错称之为“经验”,那如果一个人真的犯了错误,却还去求助帮忙,就算能够得到暂时的袒护,但真相总有一天会露出水面。
经典原文3: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会被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会有承继和沿袭。
遵从周礼,是孔子的基本态度,同时,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前面孔子就提出不光夏、商、周的礼仪制度会出现损益,每个朝代都会有。
他这里也是一个相对来说,周对于礼节的传承比起夏、商要更完善一些,周文王发扬的更光大一些。
有句话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任何东西都不可以全盘接收。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吧,的确可以看到人类的贪婪,发展的太快,侵占了其他野生动物的地盘,让它们失去了栖居之地,最后导致好多动物的灭绝。(参考文献,大家可以去看看纪录片:Seven Worlds, One Planet)
所以,其实宇宙和地球都有一个自我调节的规律,会自己矫正动态平衡,起到维稳的作用。
经典原文4: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每次去到太庙,总是每事问,那有人就问:孔子这样每次每事问,也是礼节吗?!孔子就回答说,是礼也。
孔子是鲁国人,那他所进入的太庙,必定是鲁国的太庙。
古代国家一建立,就会先立太庙。鲁国的太庙是周公庙,按时祭祀,不举行祭祀时,庙门就会关着。
参加过大型祭祀活动的同修都会懂,就是现场都要清净庄严,讲究肃敬,执事不许移动。那这里的发问可以推测一下,估计是在演练的时候。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封于鄹,所以说鄹人。鄹人的儿子,那就是指孔子本人,古代很讲究避讳,不直呼名字,所以用了鄹人之子。
衍生一下就是:如入乡随俗。
我去耶路撒冷时,他们当地有一个安息日(普及一下:安息日the Sabbath是犹太教主要的节日,Sabbath一词源于阿卡德语,本意为“七”,希伯来语意为“休息”、“停止工作”。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也就是星期六。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
安息日的时间实际是,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晚上。那天纯休息,给钱也不干,那我们就不能以中国的文化和自己的规矩去做事,而是要询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