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每个人似乎都曾思考过自己所处的世界的含义,并希望自己能从中获得启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个过程无疑是艰难的—因为思考本身就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多数还会引发痛苦,或由痛苦引发。所以,既智力出众天赋过人,又肯于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人类共同的困扰中,这样的人,将会被称为“人类的瑰宝”。尤其是那些选择用科学手段来验证我们所处世界的种种疑问、甘于承受自己的学术成果被他人用更详实的数据和实验推翻、甚至因为时间上的微小差距和些许失误就要彻底改弦更张拜服对手的天才们,更是值得我们在钦佩感叹之余,由衷地感叹一声:能够始终在知晓与不知晓之间愉悦地质疑,是身为人类最大的幸福。
一个个我们在学习物理、化学知识的时候,只被用一两句话将其背后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一带而过的人,曾经怎样试图将这个世界最微小、普通的本源说清的努力,被作者用幽默诙谐的、浅显易懂的文字细细道来。如果说世界的本源果真相通,在这本书的故事里,似乎能找到不少可以佐证的例子:比如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做实验,发现“所谓放射性,是嬗变产生的一种现象,而所谓嬗变,就是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于是,“从元素出发”来改变世界的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像卢瑟福这样的实验物理学家许多时候都是为了验证一个理论来设计实验的,这就又需要热爱音乐的爱因斯坦和玻恩、书法和写作奇差但是思维发散度和口才都无敌的玻尔、热爱跳舞而毒舌犀利的泡利等人提出更有说服力的量子学理论,从而引发实验物理学家的兴趣,点出他们未来的实验方向,可是空口白话的假说实在太多,要想让实验物理学家买账,先要在大家能进一步对假说进行验证的数学公式方面无懈可击,所以理论物理学家们没有数学不好的,个个是数学大神—每当遇到这样的桥段,读起来虽然会为有的人被逼着继续深入计算、思考依旧找不到出路感到惋惜,却也有一种“华山论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久违的纯粹快意;而说到数学好,除了寡言而呆萌的狄拉克,泡利唯独肯狠狠夸奖的师弟海森堡更是在没接触过数学矩阵的情况下,在玻尔对他进行的哲学类思想诱导里建立起的世界观影响下,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凭空设计出了他本来不懂得的矩阵,并与玻恩、约当合力建立起了矩阵力学······如果说这只是学科交叉方面的巧合与必然,那么,说起这个世界里的小,“分子”“原子”“粒子”,一个个相继被发现,接受检验和质疑;说起普通,在上帝那儿只是一句“要有光”,在物理学家那里,为了证明光是波还是粒子,却是各自需有牛顿、麦克斯韦等神级人物坐镇,双方阵营源源不断派出得力大将,才能“各领风骚数十年”--直到避无可避之时,普朗克一剑挥出,量子物理的基础才渐渐浮现······
本书堪称“内容无法用书名显示”的代表级作品了:因为仅仅是微观世界在诸如“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问题上,就已经向人做了无数个鬼脸,而每一个鬼脸背后,一步步逼近世界本源真相的笑脸,也一直在不远处。“三十年前,老爹J.J.汤姆逊因为发现了电子这个粒子而喜获诺奖,三十年后,儿子G.P.汤姆逊因为证明电子是个波又喜获诺奖。······波粒二象被老汤家玩儿了个够。”( 1937年,戴维逊和G.P.汤姆逊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代代天才的努力,不仅仅是师徒、父子、朋友间的传承和帮助,更是对全人类身处宇宙一角孑然独立的本源的思考与致敬。也许,直至人类的命运终结,这些探寻依旧不会结束,但是,身为人类,能因为具有思维的能力,“幸福地痛苦”着,便是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