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希望被理解,但往往都是希望别人先来理解自己。
我扪心自问:
有些关系中,从来没有期望别人来理解自己;比如客户,普通同事,以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有些关系中,一直、有很强烈的夙愿,甚至明确要求,别人要先来理解自己。换句兵家常用词语就是“敌不动,我不动”,但没有后一句“敌若动,我先动”,而是“敌若动,我观望”,有时候观望还不行,还要评判动的姿势。啊呀呀,不说出来的时候,还觉得天经地义,他就该这样,写出来之后,觉得自己挺好笑的,就这还能过这么多年,也是醉了,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先试着理解他能咋地。
说,有些关系中,绞尽脑汁想要理解别人;然后绞尽脑汁想了想,好像还没有这样的关系,绞尽脑汁的不是想要理解别人,而是要探究别人是怎么想的,与理解别人的出发点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很惭愧。
总结下来,自己很少先去理解别人的,不操这个心,也没有动过这个脑。虽然这样说,还是能切身体会到,被别人理解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也希望身边的人都能理解自己。想来大部人的想法也类似吧。
那怎么做才能算是理解别人了呢?怎么才能养成“知彼解己”,尤其是有效倾听的习惯呢?
刘润老师在5分钟商学院里提到知彼解己的概念,以及三个知彼解己的方法:
知彼解己,就是先去理解别人,然后再寻求被别人理解。理解别人,是重要的态度,聆听别人,是重要的技能。
怎么做呢?
第一,戒掉“自传式回应”;
第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第三,移情聆听。
第一,戒掉“自传式回应”。
什么是自传式回应?就是随便一个话头接过来,都能谈自己半小时,或者用自己的价值观、对事情的有限认知,轻易地给出建议。
比如“我当年也经历过你同样的人生阶段,你应该这样做”,这是“好为人师”型的自传式回应,随时随地做人生导师;
比如“你忽略了一些最重要的事实”,这是“价值判断”型的自传式回应,随便下判断、给定论;
比如“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是“自以为是”型的自传式回应,妄断别人的动机;
比如“为什么你一定要成功?成功有意义吗?”,这是“追根究底”型的自传式回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追根问底。
自传式回应,把自己放在沟通的中心,是阻碍自己听,阻碍自己理解别人的病。得戒。
第二,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理解。
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 7%通过语言来进行,38%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55%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有时基于微信的文字沟通是不够的,还要语音;语音沟通也是不够的,还要视频;视频沟通也是不够的,还要见面。
然后,你要训练自己用眼睛看对方的肢体语言。双手交叉,拇指打转,这代表不耐烦;双手抱臂,向后紧靠,这代表抗拒;上身直立,浅浅就坐,这代表紧张。
你还要训练自己用心理解对方的话外之音。他说“哦,原来你是这么认为的”,那基本就代表他不同意你的观点;他说“嗯,挺有趣”,那基本就代表他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当一个女孩子说“你是个好人”,那基本上就代表,你们就没戏了。
第三,移情聆听。
移情聆听,英文叫Empathic Listening,意思是,把心放到对方身上,先感受到他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聆听。这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态度,是“知彼解己”的关键。
进入对方的心灵非常难,但还是有方法可寻的。
你可以在听的时候,试着重复他某些话的最后几个字,作为回应:他不接电话……开始下雨了……马上就到期了……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正在进入他的故事;
然后,你可以用你的语言,重复总结他的表达:我猜我听的是……你现在感觉是……我不确定我理解了没有,你是不是在说……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开始理解他了;
再然后,你可以呼应他的情绪:你觉得很痛苦……你很愤怒了……你很担忧……等等,这会帮你,也帮他感受到,你已经进入他的心,理解他的情绪;
最后,你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对他问题的理解,对他情绪的感受,总结一下。你们此时,就站在一起了。
你会发现,有时你已经不需要提建议了。就算依然需要,你的建议会更有价值。就算和原来一样有价值,他的接受度都会高很多。
当然,你也需要足够的智慧判断,什么时候重复、总结、呼应并不必要。安静的聆听,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