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体局举行的湖南师大校本研训培训,目的在于学习校本研修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我县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7天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校本研修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我参加校本培训学习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从幸福的角度寻找出路
校本研训或许是枯燥乏味的,长沙市开福区实验小学校长张娟英从做幸福教师的角度去寻找校本研训的出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寻求合适的管理措施,解放老师,信任老师,引领老师,成就老师,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乐教,教师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好老师是发现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张校长的“家园式”管理文化无疑给了我们启示。
二、学会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社会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也要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培训会上,几位专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提到了“反思”这个词。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我们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获得教学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改进,才会实现我们的二次成长。
三、做好校本研训提高教学质量
做好校本研训,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个体性研训,即自修--反思,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思改变自己知识结构,提高从教能力。学校层面要给予老师们自修和反思的机会,创造平台,激励教师自修、反思,让老师乐学、乐思;第二,立足课堂教学,强化集体性研训,如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开展专题讲座、师徒结对、观课议课、教学研讨等形式,开展研训工作,有效地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第三,利用我县校际联盟,积极开展校际研训。
四、转变管理理念,创造良好研训氛围
老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校本研训的主体。而基于学校的校本研训中,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已有的制度框架内,为教师自主参与研训提供适当的环境,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开展研训。因此,我们管理者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由管理转向服务。要经常深入到教师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尊重每位教师的想法,努力为教师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说、有机会说的氛围。
总之,通过本次校本培训的学习,我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开阔视野,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我会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力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同时也会做好表率,带领团队搞好校本研训,努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为实现我县教育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