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换豆油

今年的大豆收成还算可以,尽管暑天下了几场大暴雨,但并没有形成洪涝灾害,大豆生长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亩产达到二百斤左右。这样周信柱生产队一百多亩大豆总产量两万多斤,除去交公粮的和生产队提留用的每位社员还能分到五六十斤大豆,这样一年吃油已经不成问题,甚至还有剩余。

周信柱家七口人分到手的大豆接近四百斤,整整装满两缸。

周信柱对儿子周晓丹说:“晓丹,今年咱家分到的黄豆可不少,我建议你凑空搁伙两个人去邹县城东换几十斤豆油回来。你知道,咱家盖屋还有你娶媳妇借了你二叔三叔家二十多斤豆油。这回多换些油来把这账还喽,剩下一部分就留下自己吃,吃到过年估计没问题。”

周晓丹说:“行,等把秋忙利索我就去邹县一趟。说实在的,我很想去道东一趟,自己长这么大还真没去过铁道东,这回去一趟看看铁道是啥样的,也看看火车长啥样。”

周信柱说:“那就更应该去一趟了,出去开开眼界,看看火车长啥样。说起火车来我倒是见过几回,那是解放前,抗日战争时期,我还扒过火车道呢,那是为了抗日。其实火车也没啥看头,身子老长,轱辘全是铁的,全身灰不溜秋的,一跑起来就冒黑烟,叫声很响,十几里外都能听到。”

周晓丹和两个弟弟妹妹听着父亲讲火车的事都感到很新奇,一个个支棱着耳朵听得很认真。

周晓团说:“我也想跟着大哥去道东换豆油,好看看火车。”

周晓丹说:“你可不能去,你还在上学,不能因为看火车而旷课。”

“我不会不旷课?你选星期天去,我跟着你还会旷课嘛?其实旷一回课也没什么,我们班每天都有学生旷课,老师只是罚他们站就完事了。”

“他们旷课是他们的事,咱不管,你就不能随便旷课。”周信柱对三儿子说。

“我从来没旷过课呀,这回也一样。”老三说。

一家人为着看火车的事说了一会子闲话,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大街上已没了行人,好多人家也已经熄灯睡觉。周晓丹也困了,他打了一个哈欠后也告别父母回到自家新房休息去了。

一家人谈话没几天“三秋”便忙完了,此刻地里已经没有什么要紧的农活可干。这天周信柱对大儿子说:“农活不要紧了,你抓紧选个合适的日子去邹县一趟。我估计你在家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了,节令进入农闲,这段时间是进行冬季培训的大好时机,基地那边很快会给你发来通知让你参加学习,如果拖到通知来了那你就去不成邹县了。”

“要不我后天就去邹县,后天正好是星期六,老三跟着我就不耽误他上学了。”周晓丹说。

“行,快去找一个搭伙的,你们三个人一块去。去的人多互相能有个照应,走远路也不会感觉太累。”

“好,我马上去找人。”周晓丹说。

爷几个正说着话大队会计突然来到家里,这家伙一进门就大声说:“周队长,上面又布置任务了。曹书记刚从公社开会回来,说是县里今冬要组织一次整治农田大会战,对那些高洼不平的地块来一次修整,削高填洼。计划先从山地开始,然后再来咱们平原地。上级要求每一个生产小队必须选派不少于十名青壮年劳力参战,这样咱们大队至少要出五十名劳力。你们队你打算让哪些人去?告诉我,我好向书记汇报。”

周信柱说:“整地是好事,我坚决拥护。我们队让谁去你先别急,等一会儿我来安排。”

会计说:“还有,选好了人要通知他们,全部自带被褥和碗筷,自带劳动工具,其他用具有各生产队准备,比如抬筐、布兜子、扁担、地排车什么的,还有搭建窝棚的材料,睡觉用的草席、草苫子等全有生产队负担。”

周信柱说:“我现在不能活动,这些事自己不能亲力亲为。我一会儿差人把王升和叫来,让他安排。”

“行,那你就尽快办理吧。其实我来你家的路上遇到了王升和,也向他透露了一些信息。他说你们生产队当家的是你,他不能做主,这是规矩,大礼不能越。”

周信柱笑笑说:“哪有那么多事?都是为了工作谁安排都行。”

“好好,你看着办。我走了,还要去通知其他队长。”

周信柱说:“行,快走吧,不送了。”

会计走了,周信柱对大儿子说:“你一会儿把王升和叫过来,我告诉他安排出工的事。还有换豆油这档子事,你最好明天就去邹县,再晚了可能去不成了。你刚才听到了,队里要安排年轻力壮腿脚利索的青年人出门打工,这样家里就没有了干练的年轻人了,你快趁人们还没找一个搭伙的人一块去邹县。还有你去学习的事,我觉得也不会待很长时间了,也许打工的一动身你也就得走。”

“有可能。”周晓丹说。

周信柱没说错,就在青年突击队出发的第二天周晓丹就接到了公社农技站发来的通知,通知要求他阳历九月二十号一早就动身去泰安农学院参加培训。学习时间是两个月,自带被褥,生活费自理。

周晓丹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便邀请拜把子兄弟杨灿银一同去邹县换油。这天也正好是星期天,三弟可以跟着一同前往。

说实在的,周晓丹长这么大确实没见过火车,他也很想看看火车是啥样的。

几个人做好了准备第二天天还没亮便出发了。原因是他们要当天打来回,二百多里路呢,全靠步行很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赶早。几个人趁着高兴劲几乎一路小跑,中午十一点多便来到了邹县。他们在一个铁道洞子前停下了脚步,几个人跑累了,准备在这里歇一歇脚,同时也等着看看过路的火车。

老三问周晓丹:“大哥,咱们来到这里都一会子了,咋没看到火车过来?是不是今天不来了?”

“不会,火车天天跑,一天要有很多火车经过这里。别急,很快就会有火车到来,保证让你看到火车。”周晓丹刚说完真的就听到远处传来火车的鸣笛声,那声音闷响,像牛吼。

“大哥,火车来了。”周晓全高兴地喊,“这回终于看到火车了。”

说话间那列火车便冒着黑烟从远处疾驰而来,车身很长,足有二三百米,车轮驶过火车洞上方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几个人从火车出现一直到火车远去看不见踪影这才收回目光拉起地排车向榨油厂走去。

几个人来到榨油厂一看,也是吃了一惊。榨油厂规模不算大,占地不超过十亩地。此刻榨油厂门外已经停满了前来换油的大车小辆,有马车,有地排车,也有手推独轮车,队伍足足排了二三百米长。周晓丹几人来得晚,只得排在最后。

周晓丹说:“看这劲头,估计挨到天黑我们才能挨上号,回家肯定要摸黑了。”

“摸黑就抹黑,走到天明也行,反正我的愿望实现了,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火车了。再就是明天也耽误不了上学,很好!”老三说。

周晓丹没说错,轮到他们换油天已经黑了下来。几个人装好油赶紧拉起地排车往回赶,当走到铁道洞子前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时候几个人再也不想看什么火车了,一心想着赶路。可事情说来也巧,几个人刚走过铁道洞子就看到一列火车全身亮着灯由南向北快速驶来。

周晓丹说:“又来火车了,这列火车是客车。看,所有车窗都亮着灯,货车不这样。”

杨灿银说:“对,这就是客车,车厢内坐着好多人呢。”

周晓全说:“真羡慕人家。我啥时候能坐上火车呀?”

“想做火车?好说,长大了去当兵就能坐上火车。”周晓丹说。

“是嘛?那我二哥今年去当兵他就能做上火车了?真羡慕他。”

杨灿银说:“你也快了,今年十六岁了,再过两年十八岁了,就够当兵的年龄了,只要验上去部队就能坐火车。”

“是嘛?那我快快长大,够年龄我就去当兵。”

杨灿银说:“当兵好呀,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我也想当兵,可惜年龄大了部队不要我了。”

“大遗憾!”周晓全说。

几个人一路说着闲话一路快速往家赶,直到凌晨两点几个人才回到家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