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小区门口,路遇一个小朋友,她要自己的妈妈买摆在路边玩具,看着小朋友五岁左右,那位年轻的妈妈开始态度温和,家里有咱不买,妈妈没带钱买不了,说了几个理由,小朋友就是哭着非要买,只见妈妈顿时脸色大变,对着孩子就是一阵呵斥,小朋友的哭声越来越打,不知道看到这里的朋友有没有感觉这样对还是不对呢?
起初我也感觉这样的教育方法没有问题,但是今天下午听了一节中国家庭教育的课程,在看此问题有了深深的思考。
01 你是否关注孩子的情感,并让孩子的情感获得认同
小朋友可能真的喜欢这个玩具,但是对于作为家长的妈妈,没有真的了解孩子的需要,对于亲子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也许孩子的哭闹就是为了引得你的注意,如果这个家长蹲下来跟孩子一起欣赏一下这个玩具,二十分钟,之后孩子还会不会要买这个玩具呢?你带着来个一个精神的享受,从精神上拥有了这个玩具,你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样孩子的感情也得到了认同。
犹如恋爱或者夫妻相处,有些时候的吵闹不是吵闹,是一支种对自己重视的加强,吵闹也是一种挽留,真正的感情离开是不会吵闹的。
你的妻子或者女朋友,在单位和同事或者领导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回家可能会跟你抱怨,这个生气那个不讲道理什么的,你不不需要评判理由,只需说,没事,开心就干,不开心咱辞职,我养你啊,你不要以为她真会辞职,只是得到你的感情的认同,明天起来照样会画好眉毛,眼线,口红去上班。
当你的妻子或者女朋友,想买一件奢侈品或者钻戒的时候,不要去说奢侈品有虚荣心,不要说钻戒的本质就是碳,你只要说咱现在开始存钱就买,必须买你喜欢的款式。
同样教育孩子也是,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要对孩子的感情有理解,只有你对孩子的情感理解,才能关注他的情绪,才能知道孩子的行为背后是被满足。
02 你的行为是否正确,什么样的行为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我们对孩子说,上学不要打架,他真的不打架吗?
我们对孩子说,出去玩不要跑,他真的不跑?
我们对孩子说,做人要诚实,他的诚实吗?
因为我们的行为是影响孩子最大的教科书,因为我们学习是用眼睛不是耳朵的,这就是我们读书快,还是听书快?读书可以按你的理解一目十行,听能同样时间听十句吗?
你还是个天天出门骂街的父母,你还是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父母,你还是贪图小便宜就会骗人的父母!
那么你的孩子绝对不会按你的话说的做,因为你的行为在影响着他,我们有自己的自律行为,也要把话说的让对方能愿意接受改变,因为你的话语和自己的行为一致,这样的你的话语才有影响力,因为你的行为的条件反射,你怎么对待这个世界和人,你的孩子同样也会怎么对待这个世界。
教育是环环相扣的,你的教育的自律行为,不要做看守所与抡大棒试的教育,因为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注意,那么你将不要跑,改为慢慢走,把不打架,改为与人和善相处。
什么叫成功,就是你比身边的人优秀,什么叫基业长青,就是你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优秀。
03 你是否懂得先谈请后说理,爱和情不是一回事
我们会得到父母无私的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孩子,孩子会得到全部的爱,这是基因的,不需要解释的,那么情呢,你和你的闺蜜关系特别好,如果真是十年没见,感情真会像以前那么浓吗?除了相见时拥抱的那一刻,因为你们是友谊基础建立的感情,是需要投入经营的。
那么爱就不一样了,不论怎么样,你的父母都会爱你的,无私的爱,恰恰这种可能变成溺爱。
一个小朋友特别不爱吃饭,那么是零食吃太多了?还是运动量不够?
那么这时候的家长就要将的你不要归结于非要让孩子多吃,多么有营养,讲这些道理,你可能少买一些零食,天气暖和的时候,带着孩子出去转转,运动场里跑一跑,回家再看,可能吃的饭量真会增长啊。
因为你把情放在了前,不是理这样,你的孩子感受到了感情的认同,同样运动的带动,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动的吗,情感与行为都得到了满足,那么他的饭量自然增加。
而不是作为一名家长,孩子不爱吃饭,但是很晚的时候,他说饿了,而家长采取落井下石的方式,你看看,让你吃你不吃?
就好比家长妈妈逛街半天,买了一个新裙子,面对老公的回家,你展示自己的美,换来是一句,你看看,我说不买,不如那件没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