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又到了两天一次的分享时间。今天的话题很朴实无华,但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折射出的是某些客观规律,而规律往往蕴含着逻辑。
1.英语何以世界性语言?
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两国,分别是20世纪前和20世纪后(包括20世纪)的世界霸主。但是,正如英雄需要生于时势才能影响时代一样,强者掌控规则也需要一些客观条件的满足。说了这么久,这个客观条件就是英语本身也有作为世界性语言的潜质。英美成为世界霸主,仅仅是推动这一现象的辅助力。
2.英语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之一
作为一个英语渣,英语是我接受教育十多年来的噩梦,但也不得不承认,英语算很“友好”的语言了。英语只有26个基础字母,发音难度也远小于拉丁语系(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而且,英语也是一门非常有包容性的语言,很多词汇都是直接来自其他语言,如阿拉伯语。至于中文,其复杂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既有日耳曼语系风格的拼音,也有方块字;现代语已经够复杂了,还有古文和古诗词,有成语、歇后语、俗语……甚至国内也分为了几大语系,对此不再赘述。学习难度小使得英语突破了第一层筛选,而第二轮筛选才是语言通用国家的综合国力比较。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定位
废话说完,前面只是引子,现在进入正题。虽然英语和中文都是语言,但今天我想说,英语依然没有逃离其作为社交工具的本质,但中文已经“变种”,不可能成为世界性语言。
工具一方面强调的是学习的性价比足够高;另一方面则强调其包容性。语言是一种工具,但如果一种语言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可能就改变了其原本的定位。我们只能感叹中国文化实在是博大精深,中文不仅是语言,更是强有力的文化载体。各国语言多少都承载着文化内涵,但因为中国文化总量巨大,所以中文注定承载更多,甚至脱离了其作为工具的本分,学习的性价比变低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的体系成熟,相对独立,需要借鉴外国的不多,也就缺乏对其他语言的包容性。不同于英语,今天的中文词汇直接引用其他语言的很少,这也成为了中文普及的又一阻碍。
中文的性质脱离了其作为一种工具的便捷性和包容性,因此其定位也不再仅仅是工具。至于中文的定位变成了一种艺术还是其他东西,我也说不清楚。性质决定了定位,这句话反过来说是“定位取决于性质”。今天很多人都是梦想家,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人,即在社会有什么样的定位。但是是否有反过来思考过,达成这种定位需要哪些性质呢?看似简简单单的道理,反而是现代人经常犯的一种毛病:目标停留在结果,梦想多于行动。从目标反推性质,其本质是把遥不可及的大目标细化成可以付诸行动的几个小目标,并且有主次之分。这样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
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对您有所启发。前天刚批评完鸡汤文,今天我就斗胆试试写一篇方法论,虽然一张像样的配图都没有,但还是厚着脸皮希望您能喜欢。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