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追击》:一场人情与人性的追逐

封面

1985年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获奖,从此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后又凭借《秘密》和《嫌疑人X的献身》分别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直木奖,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出道30年,东野圭吾的作品风格一直有所变化,早期的东野的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背景多选择校园,偏重设迷解谜和逻辑推理,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放学后》。后来,敢于探索的他开始尝试更为复杂的故事结构,关注社会和人性,在一个疑案中融入更多的动机,以此显现“人性”,这是写实本格推理的大胆尝试,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后期东野圭吾愈加成熟,笔锋愈加老练,叙述简练凶狠,剧情跌宕诡异,以不可思议的架构创作故事,故事中心开始渐渐转移,以犯罪动机作为最大的悬疑,后以多部代表作做到了“真实性”和“现代性”的成功结合。但是,东野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风雪追击》就是一个证明。

这是东野圭吾出道30年的重磅新作,这也许是东野的又一次转型,这次的故事结构没有放在案件的侦破上,也不放在犯罪动机上,反而是分了两条主线,分别叙述了在这场“追与逃”的过程中,无罪的嫌疑人和追击的警察各自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斗争,以及现实中的各种不可预测因素对案件的影响。他企图借着一场关于猎杀遇逃亡的过程来讲述一个关于人情味的故事,这样故事读起来就失去了推理小说原有的刺激感了。但是,高产作家东野圭吾很难让你失望,在这个故事中他设置了多幕发人深省的情景来引起读者更多的共鸣。

“如果有一天,毫无征兆的被指控为凶手,你该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机会让你无缘无故地摊上事儿,被猝不及防的到来吓得手足无措,因毫无征兆的指控被无情猜测,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总是有理也说不清道不明,而我们也许会选择据理力争,也许会选择衔冤负屈、保持和谐,也许会选择不顾一切、逃离暴风圈。可是,如果有一天,你也像大学生肋坂龙实那样,突如其来无情地被摊上了一场凶杀案,过往关系、行踪、指纹等所有的证据都直指你,你会怎么办?

为了证明自己无罪,龙实选择了远赴日本最高滑雪场寻找一位足以证明其不在此证据的人,那个在风雪中偶然邂逅的人,也许那就是命运赠予的交叉点。可是,这样的行为,在不知情的警察眼里,成了畏罪潜逃,坐实了嫌疑人的身份。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蜉蝣一样的存在,但是计算一只一寸的虫子都有五分灵魂,把这些灵魂聚集起来就一定能成为一股很大的力量。”

故事走到最后,原来警察的调查方向完全错误,但是信息的传递被中断了,在一个个无比真实的证据面前,以及一个无比诚恳的人面前,其他人是会愿意选择相信自己的感觉,还是选择站在大多数人都支持的角度上来定论一件事情的结果呢?

我这么说,也许很多人都会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这只是一个故事,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没有这样的机会遇上这种事。但是,如果降低程度来想,比如小时候班级里一位同学的东西被偷了,大家首先会做什么呢?好好想想,这恰恰能投射出一种人性的劣根子——自私与从众。

所幸,在这场追击的过程中,最先找到他们的是一个拥有五分灵魂的人,案件中的疑点、龙实诚恳的态度和他热心的个性,让小衫警察也鼓起勇气对上头说出自己对案件另有凶手的想法。

不过,归根到底,这一场猎杀与逃亡的重点不在于追凶,而是演绎了一场人情与人性的追逐,有时候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如果有这个可能,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一个拥有五分灵魂的人,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的判断,坚定自己的选择,尽管去努力就好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12 放学后 “只要闭上眼,回忆着十六年来的快乐之事,然后想起那次在集训时发生的事,很不可意思的,心中就会...
    嗷呜大王是也阅读 9,862评论 3 50
  • 片段三: 选自《打破僵局》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不在谈话技巧上花心思,很容易表现的咄咄逼人,使谈话陷入僵局,因...
    白玛湖阅读 1,228评论 0 0
  • 感恩父母亲带我来到在美好的世界 感恩礼仪协会的会长创办了礼仪协会,让我认识了那么多好伙伴 感恩今天勇者归来的分享会...
    媛媛_db7a阅读 1,131评论 0 2
  • 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深陷其中,并利用网络开始赚钱,于是乎,此类应用软件也就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APP在商店中随处可见...
    选择忧郁症阅读 2,795评论 0 0
  • 为了生存我们其实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是因为你有后路可退。
    A分享阅读 94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