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1.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2.同时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比较自然,观察所得信息也比较真实。
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第一.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局外观察是使儿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参与性观察是观察者以某种身份参加到儿童的活动中。
第二,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由于学前儿童的直语表达方式和成人不同,更要避免以成人的语言记录,改变了儿童语言的本来面目。
第三,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又因为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评定容易带有主观性,因此,通常需要两个观察者同时分别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