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除烤鸭外 有鸡肉名菜么

参考图

都知道北京烤鸭享誉天下,而提起鸡肉名菜,似乎并没有什么,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多为广东的白斩鸡、盐焗鸡,或是四川的宫保鸡丁等,孰我孤陋寡闻,京菜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彩的鸡肉名菜。

某日翻看邓云乡老先生的《云乡话食》,才知道旧时北京还是有几道鸡肉名菜的。最普遍的一道菜,就是“肉勾鸡”。这道菜说来很是方便实惠,就是把鸡肉和猪肉一起炖,鸡借猪肉的脂肪,猪肉又借鸡的鲜味,两相结合,味道相得益彰。不过这道菜忌用老鸡,老鸡的肉炖后易变“粗”,吃起来味同嚼木头,实在是不舒服。

老北京家里平常不吃鸡,想吃鸡多去饭馆吃,馆子里的鸡肉做法还是很多的,烹饪手法多样,味道也各具特色。陈莲痕在《京华春梦录》里记载民国初年京城的鸡肉名菜:“天和玉”的软炸鸡、金钱鸡;“万福居”的高鸡丁;“宾宴春”的辣子鸡;“东兴楼”的清蒸小鸡。

其中,天和玉与宾宴春是南方菜馆,万福居与东兴楼是山东菜馆,四家中有三家都在前门外,只有东兴楼在东华门大街。

说到东兴楼,这是当年京城著名的“八大楼”之一,是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它创建于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于光绪二十八年正式开业。当年这里在安树塘的经营下,一年四季车水马龙,生意极为火爆,享誉京城。

1944年,东兴楼停业,1982年重开。今天的东兴楼,以燕尾鱼翅、云片熊掌、油焖大虾、红扒鱼翅、葱烧海参、三鲜鱼肚、锅塌鲍鱼盒、糟烩鸭四宝、酱汁鲤鱼、酱爆鸡丁等佳肴享誉当世,而当年的味道,今人已是不知了。

西四牌楼的同和居也有一道鸡肉名菜,叫“烩两鸡丝”。这道菜是把生鸡丝和熟鸡丝一起烩羹,雪白一盂,入口即化。这家店从掌柜到伙计,全从胶东而来,据说是当年羡慕广和居的生意好,所以就山寨了一下,可见,山寨是古已有之的事。

同和居是旧时北京“八大居”之一,“居”与“楼”的区别就在于“居”只办宴席,不办堂会,因此相对规模较小,是一般官员或进京赶考的秀才的落脚之地。

同和居因其在西四附近,离毓朗贝勒府、礼亲王府都很近,一些亲贵大臣在退朝之后,往往会在这里吃顿午饭,靠着口碑,生意一直很好。

等到辛亥之后,这里又离国务院很近,很多官员也会来这里吃饭。民国时很多文学教育界人士也常来他家吃,著名史学家陈援庵先生很喜欢他家的菜,尤爱烤馒头。辅仁大学的一些教授也常光顾他家,章太炎先生曾在这里接受过钱玄同的宴请。

可见,同和居的生意是很好的。当年他家的名菜为贵妃鸡、烩乌龟蛋、糟熘鱼片、锅塌豆腐、烤馒头最为出名,而烩两鸡丝还算不上当家菜。

北京少鸡肉名菜,但鸡却是全国都叫得上名号的,叫油鸡。最好的油鸡在京城东部的通县、顺义及东郊一带。油鸡能长到九斤多,叫“九斤黄”,生的蛋也大,叫油鸡蛋。老北京人忌讳说蛋,就把鸡蛋叫做“鸡子儿”。

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年二月下旬,就有大批油鸡上市,不过这时上市的并不是“成年鸡”,而是乳鸡。很多人都还记得小时候曾经遇到过卖毛茸茸的彩色小鸡的贩子吧!旧时北京二月下旬卖油鸡仔的就是这样,这种小鸡最受孩子们欢迎,但却不能吃,而且也很难养活,印象中我也曾买过两只,不过养了三五天似乎就死了,很遗憾!

算起来,北京的鸡肉真的没有烤鸭出名。时至今日,京菜中更是少见鸡肉菜了,反而是广东的白斩鸡、盐焗鸡满城都是,川菜中的峨眉酒家,更以宫保鸡丁享誉四方,京味儿菜似乎就没有叫得上号的了。

不知道有谁知道,京城现在是否还有鸡肉名菜,又在哪家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篇:萃华楼饭庄 《知·食——中国名菜集锦》目录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
    裸食阅读 5,396评论 1 5
  • 《知·食——中国名菜集锦》目录上一篇:新侨饭店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
    裸食阅读 5,644评论 0 5
  •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为了理想或者其他,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不易。 说起一线城市大多给人的印象都是灯红酒绿,到处充满诱惑到...
    苏穆凉阅读 1,352评论 0 0
  • 明天的我,将会是一只鸟, 落在了你的肩头,我的爱人。 那酣睡的呼噜声,这一刻幻化成了美妙的音符,悄悄的跑进了我耳朵...
    爱吃肉的和尚阅读 2,515评论 0 0
  • 高三的那一年我回家和妈妈说我要整牙,妈妈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她说高三正好用脑子的时候,整牙疼不说,还要打麻药,肯定会...
    江上一扁舟阅读 4,07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