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特别好奇,为什么自己总觉得别人说的都对,都有道理。
我想大概可能也许是因为早些年看了些职场类的、沟通类的书,说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就像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经常对嘉宾的对话,频频点头,并且配合着“嗯嗯嗯”的肯定。
但这是全部原因吗?
恐怕不是的。恰好前几天在看教主的《用所有的存在 与世界相会》,在思维篇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对错,往往是使双方形成对立思维;而明白只是适合与否的问题,人的包容度会自然相应高些。”
适合与否,不就是说使用场景吗?
一个信息没有具体的使用场景,或者使用前提发生了改变,那这个信息,还成立吗?
从北京到上海,怎么走?你可以选择飞机,也可以选择高铁,也可以选择汽车。什么情况下选哪种?什么时间、什么前提就明确了具体的场景。对事情琢磨透了,想清楚前因后果、使用场景了,才能放下吧?
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之前参加拆书帮活动,他们在拆解信息时的方法,是如何帮助大家把信息整合为完整的知识,提高对知识更全面的认知。
这里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前因后果、适用边界”8个字。
相信大家只看字面,就明白其中要表达的意思了。
但明白了就行了吗?下面我们来实战一下。
1.前因后果
前,其实是指前车之鉴。
其实是说大家在看到这个信息时可以这样想一下:说这句话的人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以及这个信息为什么对我重要?
因,其实是指相因相生。
其实是说说这句话的人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这里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后,其实是指以观后效。
其实是说若按照这个信息去做的话会怎么样?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果,其实是指自食其果。
其实是说如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做的话问题有多严重?
2.适用边界
适,就是适得其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或者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就是使用条件。
也就是说要这么做的话,得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就是旁敲边鼓。
也就是说有没有类似的或者差不多的信息?这个领域、行业的专家是如何看待类似问题的?
界,就是楚河汉界。
也就是说无论是查到的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真正的区别是什么?有没有交界?交界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