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半日游
写于2015年5月15日,美国波士顿
哈佛大学就像一位真正的大师,它不需要任何标签,甚至不需要经济实力,它为社会和国家创造的价值才是它真正的实力,它也像母亲,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影响世界的孩子,她的孩子对世界的影响,让她这个母亲也令人肃然起敬。所以,真正的大师必须有包容和奉献的胸怀,必须是托起一个个人才的平台。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不能成全别人,把人脉当作自己实现某种目的的资源,就不是大师。换句话说,利他和包容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平台、一种文化、一种信仰的成败。因为,没有利他就没有博大,没有包容就没有海纳百川、更没有厚德务实。胸怀决定了格局,格局决定了一切。
我看过一个相亲节目,有一期的参与者是个美籍华人,他在台上的表情非常夸张,有点疯疯癫癫的,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狂妄自大的人。经过他的自我介绍,人们才知道他是个天才: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硕土毕业于剑桥大学,博士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于是,现场有人就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节目进行到最后,他要在两位姑娘中选择一位作为结婚对象。这时,他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中了一千万的大奖,你打算怎么花这笔钱?”其中一个在美国留过学的华人姑娘说,我想我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我想不到把它用在哪里。另一位姑娘说,我会带妈妈去旅游。听完两位姑娘的回答之后,小伙子放弃选择。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两个人在一起必须有相同的价值观,哈佛曾经教育他们,人要懂得回报社会、做利益社会的事情,所以,假如他得到这么大的一笔钱,就会用来回报社会。这句话震慑了所有观众,包括那些把他当成疯子的人,也让两位候选的姑娘非常尴尬。其实,这两位姑娘的回答不仅仅代表她们自己,也代表了中国的大部分人。因为,大部分的人们接受的是主流文化的教育,从小就被植入了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她们都想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大方,然后拥有高学历、高收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她们的收入层次和思想境界还没有达到利众、回报社会的概念。所以,这个小伙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代表了美国文化中一种非常优秀的元素——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又走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教堂——大学里面竟然有教堂。我在国内的任何一座大学里都没有见过教堂,也没见过寺院,甚至说不清我们的大学生有没有信仰。但哈佛大学里面有教堂。不但有教堂,而且教堂是整个哈佛大学里最精美、最豪华的建筑,可见哈佛对信仰的重视。从这一点上,我们再一次感到了哈佛的独特。
信仰是形而上的,是上层建筑,大学精神也应该建立在精神和信仰的层面上。倘若没有信仰的融入,大学就容易变得功利化实用化,越来越接近培训机构。国内的很多教育机构都是这样,他们给子孩子的教育跟我们期待中的教育是有距离的。我们认为,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把技能放在后面,把人格和信仰排在前面,很多世界知名学府正是这样,它们都把“梦想”“奉献”“回报社会”作为校训的主旨——但国内的很多教育机构刚好相反,它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们毕业后尽快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得到高薪厚职。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思想家大多诞生于世界知名学府,而不可能诞生于某个功利化的教育机构。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为游客的我们,想和哈佛大学的大门合影,但找了半天,却怎么都找不到国内大学那种气派的大门——哈佛大学的每一道门都不大,红砖砌的柱子,中间两扇窄窄的铁栅门,不太起眼,很像别墅的大门。
这些门都是社会人士捐建的,不气派,但充满了历史感,也蕴藏着某种值得品味的意义。或许,哈佛大学不需要标签性的元素来装饰自己,也不需要有排场的建筑来支撑门面,就像真正的大师不需要外相的、造作的东西来衬托自己。即使没有气派的大门,没有豪华的建筑,哈佛大学也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这种气息不是外物赋予它的,而是岁月的沉淀赋予它的。数百年的岁月过去了,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它一直静静地待在这个角落,毫不浮华,但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正如当了二十年哈佛校长的柯南特所说:“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当了四十年校长的查尔斯·威廉·艾略特也有两句名言被刻在哈佛园的戴克斯特大门上。刻在外侧的是“踏入校门,增长智慧”,刻在内侧的是“迈出校门,尽心尽力报效祖国与人民”。这种质朴无华的教育精神,让哈佛大学的校区无处不蔓延着一种朴素务实的气息,就像笼罩在波士顿大地上的一团灵气,能够滋养这块土地上的人,并依托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那些人,影响整个世界。
此时,我顿时理解了那么多中国企业家给哈佛捐款的原因——哈佛绝不会把钱用于面子工程,它只会把钱用来培养人才。
选自《堂吉诃德在北美》
雪漠(XUEMO)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