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九期作业:为什么出发

读写营第九期第一次作业

1、你的文学启蒙;
2、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3、你自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怎样的,希望写 出什么样的作品;
4、在写一篇小说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儿时,我的睡前故事,像《小红帽》《丑小鸭》《渔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是父亲用带着香烟味的手指拍着我的背,用磁性低沉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轻轻讲过的,有时会听十几遍,几十遍,父亲不厌其烦地讲啊,我如痴如醉地听啊,在停电时的烛光里,在白炽灯泡黄色的暖光里,一个儒雅温情的父亲,一个安详入梦的女儿。父亲讲的故事是我儿时最好听的摇篮曲,也是我听的最早的“有声书”。父亲讲的故事,也许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是童年最难忘的时光。

认字后,曾见父亲的床头经常有不同的书:《今古传奇》《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啄木鸟》等。父亲是工人,但也痴迷文学小说,还会写诗吹笛子,吹口琴,父亲写信都用小楷毛笔,越长大越觉得父亲无所不能。

后来父亲陆续给自己买了很多连环画《水浒传》《西游记》《少林寺》《杨家将》《傲雷一兰》《红岩》《孤星血泪》《特殊身份的警官》等,只记得满满当当装了两个大箱子。

年龄稍长,《童话大王》《故事大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这些作品里的故事情节和文字深深吸引着我,我越来感受到书籍或文字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是无以伦比的,远远超过一件新衣服,超过自己喜欢的高粱饴。从此我发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就是文学的世界。

父亲离开我以后,我用文字在日记本上倾诉着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难言的孤独,可以说,我最早的创作欲望就是抒发和倾诉这些浓郁的,无法排遣的苦痛和哀愁。给了自己生命,带给自己归宿感,安全感以及幸福感的亲人,突然从无助的年龄里消失,这给自己的内心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走不出哀愁的日子里,我用文字和书籍安慰自己。

我不敢说自己博览群书,客观因素加主观原因,我读过的书既不博也不群。

余华的《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还有曹雪芹的《红楼梦》,这几部作品几乎直接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有文学观。

我有近十年的时间枕边就放一本《红楼梦》,读不明白时读,读明白也读。痴痴地一遍一遍读,有一个朋友调侃说,她怀疑我这一辈子只读过《红楼梦》这一本书。可我依然感觉没读懂,而且常读常新,历久弥新,这大概就是文学的魅力吧?

我疯狂地体验着这些作品中隐含着的生命的悲怆和顽强,也默默品尝到了人性的莫测和善良,时代洪流中遗落在命运角落的那些哀伤,久久在我的血液间流淌,竟生出何人与己“与其者”的慨叹。

因为这些文字是有些沉重的,我的性情也沉郁了许多,可是有父亲的日子,我分明是个天真活泼,有强烈的探索欲望的孩子。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甚至想和郑渊洁先生一样,写很多童话。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童话梦它躲起来了,我无法寻找它们的踪迹。

我努力寻找儿时的梦,在简书完成两个短篇童话,月儿伯乐指导过的,幻城系列,我一直在酝酿第三个,数不清弃稿多少次。

作为一名初学写作的文字爱好者,曾以为简书就是一个简单的文字倾诉平台,没有想到这里高手云集,更没想到在这里自己的文字会被理事会推荐,还会被伯乐认可,我遇到的第一个伯乐就是月华笼露华老师,这个未曾谋面,温柔知性的才女是我的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因为月儿老师鼓励,我逐渐拥有创作的勇气;因为老师的指导我也收获了一些创作心得。我更加珍惜笔下每个文字,每个标点;我更加珍惜我笔下每个人物形象;我更加珍惜每次动笔的机会。我不忍辜负文字,不忍辜负月儿,她是许多人的伯乐,于我,她却是唯一。因为月华老师用心指导和耐心点拨,近一年的时间,勉强完成了十余篇短篇小说,两三篇微小说。

相比大作家和其他优秀作者来说,我只能算是一个平凡的作者,就像我的名字,幽草,一棵长在幽静角落的小草,只是慢慢把自己对生活的肤浅的体悟用不成熟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风格自然还谈不上,个人认为自己的目前作品属写实,有些伤痕和苦难的痕迹,有些沉重,但自己一直追求有温度。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给读者温暖和希望,思考和力量,能力所限,但我用最大的努力展示一棵小草该有的的色彩。

我写小说时,看重人物形象的立体丰富,也注重情节的起承转合,情节精彩肯定是要追求的,我个人还看重小说给人的思考。

我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作品里不仅看到 跌宕起伏的故事,更能有些清新的收获,冷静的思考;其次,隽永雅致的语言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这是自己努力追求的,本人能力还是很欠缺,还要和月儿老师好好学习,向各位老师和大咖文友虚心学习。

感谢月儿老师精彩珍贵的课程分享,老师做事严谨认真,准备充分,讲解很专业,一针见血地指导了微小说写作上容易走入的误区以及关键要素,参考书籍,分享了优秀作者作品,非常难得,微小说创作是自己短板,要认真笔记,好好读书了。

更感谢月儿老师布置的作业,很有意义,帮自己又重新整理了一下创作心路历程,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唤醒了自己写作的初心,我不会忘记我为什么出发,不会忘记深夜码字的日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