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难得一遇的好书,想看社会学方面的书很久了,但是迟迟没有开始,从《乡土中国》开始看起,也算是我的幸运。其中犀利精辟之处甚多,又遇当头棒喝之感。
刚刚看完后记,才知道费孝通的发妻王同惠因与费一起赴广西瑶族地区搜集社会学资料,遇险身亡,而费同时也身负重伤。后来,费孝通将那些宝贵的资料整理集结成册,先后出版。先替这些为了真知而不惜付出生命的知识分子点个赞,在那样的年代搞研究真心是一件艰难辛苦的事情。而我却也遗憾,为何在这样条件优越的年代再没有这样短小精悍、一针见血的作品。
转回正题,本书是从乡村的社会结构入手来分析中国的社会情况,一大特色就是采用对比的手段,将中国社会与欧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
中国是古老的农耕文明,所以在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积累下,要寻找其文化的根还在农村,在乡土。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中国古代先贤留下的璀璨文化,特别是《论语》、《老子》种种及其崇拜,这种盲目的崇拜让我丧失了辨别能力、思考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会让儒家的思想流传这么久,为什么不是墨家不是其他诸子百家。书中就给出了深刻的回答,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乡土文化中,我们的社会结构按照伦理形成的差异次序。我们遵循礼教,是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社会变迁比较慢,通过道德的教化,通过礼治就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儒家的种种理论与中国一直持续的社会结构非常契合。
这本书写于抗战时期,那时中国的社会变迁已经比较激烈,而放眼现在及未来,社会变迁已然异常激烈。我们的社会并不像原来那样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所以原来的道德规范并不完全适用当前社会,但是当前的中国也并没有进入完全的法制,社会的整体西化让浸润了几千年中国式道德的中国人吃不消,即便是政府推行法治,民众在骨子里却并不适应。所以,现在乱象横生。
一些总是愤世嫉俗要求民主的愤青是应该先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后再来发声的。当然,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我对于中国现今真实社会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但是看了此书才深觉自己之无知,前人走过的路实在是深远而又悠长,而我竟是如此的渺小,掌握的知识少之又少。
另外,书中重重理论再一次验证了哲学上所谓因果的力量,时间的力量。在这世上,如果有神明,那也必是通过因果的手操纵。没有什么是没有原因的,为什么中国社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有着迥异于游牧民族的文化,为什么我们有着自己民族特殊的性格,一切的一切都是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原因的。同样的,未来如何,也是可以通过因果来分析推算的。只不过鉴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及方法论的有限,所以个人在人生的选择中才会盲目、迷茫、不知所措罢了。
在城镇化的道路上,乡土中国终究会变成城镇中国,但是这样的蓝图究竟是什么样的?未来的蓝图是当前的我所不能想象的。
PS:虽然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论语》,但是我有时候又常常想,《易经》、《黄帝内经》种种较之我们现在的文明水平未必低。是不是人类的积累不是进化而是退化,远古的人类其实是洞悉天机的精英。总之,还是很喜欢中国古文化,就算其与现在的社会结构、道德规范不再适应,但还是修养自身的很好的书籍呢~
语句摘录:
1、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2、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中的差异,也便是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了)
3、在这种富有伸缩性的网络中,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为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4、在西洋社会里争得是权,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这句话亮了有木有,太精辟了有木有,不管社会怎么变化,民国时候跟现代社会还是没有多大的转变)。
5、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
6、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7、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8、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9、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10、礼治和法治是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11、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
12、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统一的,但文化对于社会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13、地缘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射。
14、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15、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的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16、如果人跟动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价值标准,所谓真善美之类。我也常喜欢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杀的种类”来说明人之异于禽兽的“几希”。
17、孙末楠在他的名著folk ways开章明义就说:“人类先有行为,后有思想。决定行为的是从实验与错误的公式中累积出来的经验,思想只有保留这些经验的作用,自觉地欲望是文化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