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喜欢一个人看电影。
这个习惯是从去年某一个晚上刷到《英雄本色》重映就屁颠屁颠去看开始的。
当时看完的感觉就是,哇,好爽。
一个人看电影真的好爽。
我没有组团看电影的习惯,因为朋友们都有各自喜欢的影片风格。我不愿意看《前任3》,朋友们也不愿意看《三块广告牌》,我们都不能站在上帝视角指责对方。
我每次和朋友提起我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时候,收到的回复几乎都是同样的:
一个人看电影,好怂啊。
怂,吗?
电影对于朋友们来说是一种社交方式,是促进关系发展的一个过程。成群结队地去看,代表着这一群人感情非常好。而形单影只的话,只会显得这个人被孤立,会被人看不起。
但我的话,我喜欢一个人只是因为清静,整个影院里就算坐满了人我也觉得自己灵魂飞升包了场。我更没想过,还有“一个人看电影会很怂”这种说法。
我不会邀请人和我一起看电影,因为找到一个兴趣相投的人很难。
上周三突然下大雨,还没走出校门口鞋子就湿透了,只好坐出租赶去梅溪湖那边的影院看了电影。很多人应该都觉得很蠢很不值得吧。
但是那天我要去看《三块广告牌》啊。
那是拖了很久才想起来的《三块广告牌》,学校附近影院又没排片,虽然网上可能有了资源,但是我更喜欢坐在影院里看,一心一意,心无旁骛。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有优越感,每一类人群对于电影都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我此刻,无比真诚地将人人平等奉为行为准则,我不歧视每一个因为《前任3》而矫揉造作的人,也不跪舔每一个看了《三块广告牌》的文化人。
众生平等,各取所需。
②
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没想过孤独这回事。
也不喜欢被形容为“孤独”。
孤独这个词本身很有味道的,像孤傲的王者,负重前行的教父。但是这个词现在特别狼狈,像破旧城墙底下蓬头垢面的流浪人,穷困潦倒。
孤独这个词就像文艺一样,从神坛上走了下来,坠入凡间。
卢梭孤独,地铁口唱民谣的说自己也孤独。
我不敢说。
我最不敢说的就是“文艺”和“孤独”。
除去这两个词被摧残不说,我觉得我不配说两个词。
文艺和孤独的境界我都达不到。
我只能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屏幕上人物的神情和对白,灵魂抽离五秒钟。
再就是散场以后,听到身后男孩子问女孩子是不是没看懂的时候,脑补自己莞尔一笑。
③
回归正题,一个人看电影到底有多怂呢?
被人看不起?
其实大家是去看电影,而不是去看哪些人是一个人看电影。
说到底都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
再者,虽然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你看的电影虽然不代表个人的认知水准,但是或多或少都能反映出你对人文艺术的认知。
当你一个人去看了《前任3》,你觉得有人会笑话你。但是你一个人去看《三块广告牌》,你觉得会有人笑你吗?
确认一下自己看电影的初衷是什么。想找个人一起看电影发朋友圈日常还是想感受一下艺术熏陶。
(我在很努力地让自己不要有“喜欢小众文化的优越感”,非常真诚。)
不敢一个人吃饭、不敢一个人逛街、不敢一个人看电影,都是因为心理不够强大,仍然会想要从其他人眼中获得认同感,并不会自动屏蔽别人的眼光。
其实真没必要揣着兜着。
毕竟不是每一个与你有过一面之缘的人都能在下一秒戏剧性地闯入你的生活。
人间坦荡荡,要学会和阳光,一起走在大街上。
那么,喜欢独处的,就是不合群、没有朋友的人吗?
肯定不是的。
我的朋友都很理解我。
她们知道我喜欢一个人看电影,是因为我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人说我不合群、没人说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不会强制对方一定要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人间那么有趣,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是人人都有着一致的审美一致的价值观,那世界就太死板,太不公平了。
④
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清静,合群与孤独,都是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一天,你厌倦了强颜欢笑,不如试着,画一个好看的妆面,穿上漂亮的小裙子,一个人去逛街、去看一场电影,去感受一下和阳光走在大街上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