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本应该昨天就写出来,不知道是坐了一天,身体太乏,还是课程的冲击力太大,精神太累。回到家,早早就哄着孩子睡了。
经过一夜,现在想起张老师的课还是觉得很有意义,最起码对于我来说。
在答疑解惑时间里,好多老师都站起来说有些做法或风格和张老师很像。我想每个老师都可以从张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吧,因为他很真,课也很真。没有公开课的积极活泼,没有展示课的花招百出,有的就是师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感悟。在《爱和自由》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有时像是“傻呆呆”的,这就是他进入了“沉思”的状态。有时候我很怕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回答,现在想来,我怕的不是没有人回答,怕的是他们不去思考。当然他们不去思考,有可能是我的问题,比如问题过于难了,过于乏味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原因,我就又犯了张老师说的“偏态行为”中的没有给孩子他们可以接受的,而是把我认为他们可以接受的给了他们,这样他们接不住就太正常了。说到底,课堂上想要有思考,必须老师有很深的积淀,比如书籍的阅读,比如对作者及背景资料的了然于心,比如你心里真的有学生。学生不是旗子,并不是展现自我的舞台背景。想要自己出彩,最关键的是学生出彩,老师的追求不就是孩子成才嘛。
张老师的备课方式真的是很“笨”,亏他能想起来以抄书的方式备课,甚是高明。说说我的备课吧,和张老师有一点很像,就是从来不按学校检查的备课本上的上课,但我没有他的勇气:上课用不着的我就是不写。我还在规规矩矩写,写完检查完就不知道放哪去了。我会拿着书边看文本边备课,备的就是我的感受。但现在一直教低年级,都快忘了怎么带着孩子分析文本了,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是讲解生字生词上了。张老师特别强调了备教学目标及目标的反馈。经过反思,我每节课的目标差不多就是生字、朗诵以及课文所表达出来的感情,生字和朗诵我不敢说百分之百都能达到,但三分之二总是有的吧(说出来,咋感觉有点心虚呢),也不知道我这样确定目标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太懒了。目标怎么才能形成网状结构呢?网状结构里的每一根线都不可能是一节两节可以完成的任务吧?感觉老师说的对,但又感觉好难。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想法太简单,一直觉得只要孩子阅读能跟上,坚持阅读,孩子的阅读应该不会差的,这种可以感悟的课程,一味地教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这学期的课讲得很快,之前打算讲完课本之后,开展阅读和古诗的背诵。经张老师的讲解,才发现现在讲阅读太急了,不能心急,还需一步一步的来,先让孩子的生字储备上达到三千字左右,这样才能开展起阅读教学。想来老师说的有理,字词是基础,没有基础阅读起来该有多难啊。如果这学期有剩余时间就先把生字搞起来,也搞个什么“百字大战”什么的,但是古诗的背诵我肯定是要坚持的。
张老师的课听完,我这样告诫自己: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