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50天
原文阅读: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讲解:
孔子说:事奉君主,一切都依礼而行,有人却以为我是在谄媚。
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下,臣下事奉君主,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用臣子要依礼节而行,臣下事奉君主要忠心耿耿。
启发思考:
这两章说的都是君臣之礼。
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像季氏等握有实权的人卿大夫们对国君并不那么守礼,如“八佾舞于庭”、“旅于泰山”等各种僭越之行层出不穷。在这种形势和氛围之下,孔子还是按照应有的礼节来尊奉国君。他坚持以自己的原则行事可能“不合时宜”,难免有些嘲讽之声“人以为谗也”。
而且他这样做,还有一定的风险,很可能会让掌握实权的卿大夫和家臣们感到不满。但是,孔子却不畏人言,坦然继续做自己坚信正确的事。有学者认为,这也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鲁定公当政之时,孔子任鲁国司空、司寇之职。当时,鲁国经历内乱,朝廷危弱,鲁定公求教于孔子。孔子建议,核心还是维护良好的“君臣”伦理秩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主调遣臣下时需要依礼而行,“礼”是外部约束,代表君的权力;臣下事奉君主时要听从调遣、忠心耿耿,“忠”是内心约束,代表臣的义务。“事君以礼”也是臣的义务。
尽管当时,孔子的建议没有被广泛接纳,也没有机会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最后统一天下的是务实而不太讲求礼仪的秦国。
但是,孔子所阐述的君臣之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直接奠定了中国后代的政治伦理中君臣双方对等的义务和规范,建立了双向的伦理观。孔子的这个思想在政治、文化和个体心理上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价值。在后世皇权与士大夫官僚的博弈过程中,士大夫们之所以勇于约束皇权,很大程度就是源于秉承着这样的思想。
至于后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不是孔子和孔门弟子们强调的原始儒学,而是后世皇权膨胀的产物。
“一切都变了,那样彻底,一种惊骇之美已经诞生。”
这句来自W. B. 叶芝所写的诗《1916年复活节》,虽然“惊骇之美”被彼得·沃森用来形容对现代社会20世纪的感受,但这种政治上的灾难和思想上的成功,与孔子所处的那个年代的境遇状态有相似之处。所以,在文末附上这句小诗,感受一下。
参考书目和课程:
1、靳大成的《论语通读》
2、《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英】彼得·沃森,2019年)
3、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