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旗未动,风未吹,是心在动
刚看到本次研习营的信息,顿觉欣喜,不仅感激学校给予我宝贵机会跟随导师学习,更是想起吴均笔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秀丽山水,虽未积“跬步”,心已向往之了。
(二)“让每个生命享受一切美好事物”
从成都到桐庐,我们跨越2000公里的距离,拨开这个生如夏花的时节,与干国祥老师面对面。
谁说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只有自杀?干老师的课程探索之路,无疑散发着赤子的理想与热忱,更是一部鲜活的布满荆棘却盈满阳光的叙事长诗。初为人师,站上讲台,在教参与应试的夹缝中,寻求一名语文教师的尊严;稳扎稳打,在教材范围内进行课题研究;高屋建瓴,苦思冥想,着眼于整个课程体系的搭建,儿童早期读写绘、共读共写、深度语文、“芦滩”文化应运而生……“寂寂霜雪,楚楚新芽,灼灼烈火,汩汩沸水,一生跌宕,半壶清茶。”这是一段从教育者思维到教育家思维蜕变的岁月。即使出走大漠,黄沙漫天,不变的初心亦能在荒芜戈壁上开出一朵圣洁的花朵——那是自掏腰包给孩子买更好吉它的达人达己,那是让每个孩子卓然而立、止于至善的教育追求。
当爱琴海畔的古希腊人在悲剧中审视命运的时候,华夏大地上如屈原这样的先秦赤子也是“命不聊生”。但没有这般困兽犹斗的不屈抗争,没有对自由意志与伟大勇气的确信,怎会有一股力量依然让人泪流满面,使人今天依然相信:“谁信仰如磐石,整个世界将为他让路。”
(三)启智明理,生生不息
诚如阿牛老师所说:“听完干老师的讲座,很多人中午睡不着了。”一切皆是书的缘由:很多书不光没读过,甚至听到书名,就想起自己堆在案桌旁好久未翻的经典,恨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好在下午,导师团特地邀请儿童文学出版人平静老师和杭州晓风书屋朱钰芳老师在现场为大家分享出版与书店的故事。
稍后的导师论坛环节,当五位大咖出现在讲台时,气场瞬间爆棚。“当你用你本真的生命吟唱的时候,这个世界一定有合声者。”导师们耐心倾听大家的提问,向各地的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独到观点。干老师言辞犀利,钱老师的男中音低而厚重,张老师正襟危坐、思绪严谨,蒋老师惜语如金、力求实在有干货,阿牛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一场关于读书与教育的“圆桌”沙龙,引起热烈反响。
晚上,导师分组见面会开始。我还没有现场聆听过各位导师的课,但本次研习营是以工作坊形式开展,便提前查阅了各位老师的资料。我首先搜索到钱锋老师对于宁夏某小学的“枸杞”文化体验课,广见博闻的课堂却引导学生“挖”得很有深度,感其乡情而心有所悟。阅读与写作,这是一直着力学习的重点。这次能有机会与张祖庆老师和蒋军晶老师近距离交流,真是我入职一年后的最大幸事。
一天的学习结束。回到宿舍,我和建钊兄意犹未尽,就着导师们的讲座继续交流。建钊兄系书法专业毕业,我们谈论着当下丛生的“热潮”及西学东渐,语文的读与写,只诵读的“国学”与浸润心灵的汉文化,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乃不知夜深。好久没有和人这般深夜长谈。的确,为了某些东西,“人可以活得像狗一样”。
(四)“培育古老民族的新君子”
钱锋老师的讲座从“万物启蒙”视频中那位利落大方、语言里透着天真聪敏的男孩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带给我们一个谁也回答不上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教育容不下的孩子,往往只是一个天真、好奇、爱提问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孩子?
有句话总被无数人提及:“培养有中国根基、世界眼光的现代公民。”钱老师的“万物启蒙”课程,真正为浇筑文化根基、培养对母语的情感,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万物即教材,自然即课堂”。正如钱老师所说,中国人的审美、思考方式、追求的生活方式恰似这一笔一划的汉字,都生发于天地万物之间。在一个充满高度感性意识的象的世界中,我们方能理解“格物致知”、“厚德载物”的内涵。从“识器,器物,化物”循序渐进,既有吸引孩子的器物实体,又蕴含知识与历史的探究与思考,更关键的,这不只是一种“行为国学”,更是一种鲜活的汉文化的溯源与体验。
桃树、枸杞、茶叶、书法,节气、文学、戏剧、行旅……一粒沙中都是一个世界。高度整合下的万物启蒙课程,钩沉起本民族的文明与教育,让孩子们通过深入学习和体验,真正有机会亲历文化传承,和古人心意相通。这才是摆脱单纯哇哇读《三字经》的国学教育啊。
(五)“有创意的写作,写作的创意”
或许作文,是一个让学生和老师谈之色变的话题。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我也常结合活动、绘本和自然观察等元素展开写作练习。但这样的作文教学着力于激发兴趣、拓展素材,常常囿于自己的直觉,显得零散随意,最大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但学生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动笔的冲动,如何指导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童趣心声,则是一个更困难的关于作文“怎么写”的问题。
张老师说他的课程框架也是在一堂堂作文课中逐渐成熟、构建起来的。从童诗、绘本到童书穿越,再到微电影、应用文与博客,张老师按照阶梯化的创意写作内容,结合课堂案例,为大家讲解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沉浸式、多形式的阅读在前,肢体动作、表演、写作等多样化的表达在后,每一次写作的内容与载体都蕴含着深入的变化与创意。在最令人称道的应用文创意写作部分,张老师巧妙结合学生们想和笔友开展见面会活动的契机,敏锐抓住学生的表达需求,在学生主导活动筹划的进程中,给予指导和支持,并展开书信、邀请函、协议书、演讲稿、互赠留言、通讯报道等应用文教学的布局。在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实际应用中,推进应用文教学。
活动办得漂亮,文章写得精彩,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价值和能量”。这般效果的取得,正是对张老师甘愿长期做学生“神秘读者”的最好回报。
(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不知从何时起,老师们看到陈金铭导师或向他请教问题时,总忍不住亲切地叫一声“阿牛老师”。
在大数据和知识付费时代,高度整合下的课程学习已经产生。跨界学习对教师,尤其对我等寄于人文一隅的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陈老师正是站在课程设计的角度,为大家提出了一个新命题:建立自己的课程品牌。回望新中国历史上的四代语文名师,我们今天有了更便捷、广泛、快速的渠道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课程资源,“网络可能成为第五代教师崛起的关键工具”。我们身边不会缺乏埋头苦干的老师,但要想自己的课程理念得到更多的指正与呼应,我们不光要在深巷用心酿酒,更要有长远眼光让醇香飘得更远。陈老师正是结合命名、课程、传播方式,带领我们梳理课程品牌完整的塑造过程。站在教学外的维度推进教学活动,老师们受到了有别一般的启发。
(七)“群文阅读,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刚刚带班一年,我确实有满心的困惑。导师见面会上,我向蒋军晶老师和班上的同仁们述说着我的教育痛点:学生的“伪质疑”是由老师粗浅的教学设计逼出来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何真正落实在语文课上?为什么精讲细读后,学生还是做不好阅读理解题?读书绝不应该再停留在宣传口号,但如何教给孩子们实用、深入的阅读策略?读写结合常常被提及,但究竟如何助力学生写作,让同学们喜欢语文老师,亲近我们的母语?蒋老师一边听我们分享,一边做好记录,然后引着学员们一起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抽丝剥茧过后,我们真正开始反思课堂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们究竟是怎么教的。没想到短短十来分钟,蒋老师用如此接地气却又如此扎实的分析让我收获颇丰。
“语文教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语文要让学生达成什么?”蒋老师结合教学案例、文本、心理学研究,详细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课程目标。的确,现在的语文课很热闹,当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这样的语文课不能吸引人眼球。但这才是真实的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蒋老师正是站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基于缩短天赋的差距、承认教学本身的作用,来讲述群文阅读的体系与实践,所以老师们觉得很实在。
今天,谈读书,绝对不应该只是口号。而是要在课堂上,给孩子时间静静读,慢慢悟。语文老师要训练孩子实用的阅读方法,指引孩子学习基本的阅读策略,通过把有关联性的课内外读物整合起来,才能打破文本的单一,让教学既有思考难度,又能拓展视野、饶有新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扎扎实实地提升。
在分班研习环节,蒋老师先以写作体裁的分类为切入口,指引大家发现问题、缩小领域、确定目标达成。稍后,每组的组员们围绕一个小课题展开头脑风暴,交流辩论。课程目标、框架、教学组织就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逐渐丰满。小组汇报交流时,蒋老师针对性地提明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建议。在写作设计时,写作教学内容的缺失,如醍醐灌顶,让我跳出内容层面找到了自己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课堂教好教材单篇阅读,奠定坚实基础;引导学生精读博览,勤写多练,以一篇带多篇,深入学习“1+X”的模式,这无疑是可操作的。老师们的探索与实践,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无疑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车到山前,必是群文花开。
(八)“让我们荡起双桨”
参加本次研习活动,能认识各位优秀导师,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伴,真是再充实、快意不过。难忘天目溪漂流之行的蓝天碧水、茂林修竹,难忘导师论坛的观点交锋、妙语解颐,难忘观看纪录片后的百家争鸣,难忘这一群共享烧烤啤酒、学习风雨同舟的小伙伴们,难忘我们“荡起双桨”的悠扬歌声……
但愿在课程之路上一年上下求索,积累沉淀,让我们重逢时把酒言欢,诉说衷肠,遇见更好的你我。祝福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