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听书)笔记四十六:强烈推介“说书的小马哥”

    五年前听蒋勋老师说完《红楼梦》,有点意犹未尽。

    在喜马拉雅听外国名著时,发现了另一个说《红楼梦》的人“小马哥”,点进去听了两集,觉得这个80后说书人对作品的理解、评说一点不亚于蒋勋,而且颇有王刚老师当年说《夜幕下的哈尔滨》的风范。

      于是,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从听《红楼梦》到听《金瓶梅》一集不落,直到今日。

        有一些年轻人的听书人,说小马哥跪舔作者,我毫不客气地还击了他们一一 “说书人、点评者讲一集内容,要费多大劲,只有做过古文或英文翻译的人才知道。何况还有后期录音,还有作者高超的普通话水平,一气呵成的播讲能力,对原著独到的评点,一般人真做不到。

      小马哥在点评中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对作品及作者的评价客观公正,并没有要讨好作者的意思,况且作者都死了多少年了,也不会给他发一分钱红包。倒是给现在的年轻人诸多启示,不懂文学的只想听故事情节的,没必要吹毛求疵。”      

      现在很多80后的年轻人,还没成家立业生孩子,有的甚至连恋爱都没有谈,还在做妈宝男。而小马哥不是学播音主持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了一级甲等,声音的表现力和可塑性都极强,层次极其丰富 ,各地方言张嘴就来,一人饰多个角色,惟妙惟肖;

      对问题的认识深刻、精准、独到,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深,且颇有研究,许多中国古典文学都是阅读三遍以上,有的甚至五遍以上,说书过程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没有相当的积累,绝对做不到;

      坚持用硬笔书法写讲稿,一笔好字遒劲有力,颇见功底;

      责任感强,白天上班,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无论多晚多累,每晚都坚持说书,一集往往要录多遍,经常忙碌到凌晨,就是感冒、咳嗽也坚持录音;

      极其有智慧,由于《金瓶梅》多少年都是禁书,平台也有要求,那两万字的敏感内容是不能播的,所以,小马哥在说书时,只能用“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或“各位听众你懂的”或者是“此处省略多少多少字……”来带过。  

    我对他的评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中播音主持水平最强的;播音主持队伍中,文学修养最深厚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