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典作品?那就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读者,都可以在这些作品里读到自己的感受。好比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形象。“ ——余华
这本书本来是我当初买给我老弟的经典读物,他没看,我开始还责备他,后来我读了之后也的确觉得这本书的确是经典著作,而经典著作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基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通过刻画人物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如果说历史书是研读历史的干货,经典著作就是艺术包装下的值得咂摸的历史咖啡,要品读,还真的有点费劲,看完了只觉得自己刚喝完一杯被世人所称颂的猫屎咖啡,的确和一般的星巴克不同,但是这其中的差异和底蕴,还真的只能怪自己才疏学浅,品味不够,口中留有余味,却还不够上头。
这本书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向自己儿子的家庭女教师求婚,于是一气之下取了一些换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于是就以此为原型写了这部作品。而这部著作的历史背景就是19世纪后半页的沙皇俄国,我们熟知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整个社会处于从封建的社会制度向新兴的资本主义过渡的特殊时期,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时期,封建势力和先进的资本主义两股力量的对冲,人们在历史的转变中思想上的矛盾冲突。一方面人们在封建时代中成长,根深蒂固的旧习俗制度先入为主;另一方面新的先进思想要求解放人的天性,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在新旧两种意识的冲击下,人们就处在一种多重趋避心理,一方面,旧的封建制度是自己过去的习惯,继续下去会比较容易,但是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又是自己想改变的地方;另一方面,新的制度鼓吹的自由是自己内心的向往,但是要接纳,必然要改变自己旧有的行动方式,这有一定的风险。于是故事的主人公安娜,就是一个非常丰满的处于新旧时代过渡期的人物,她的故事是一部矛盾着的必然悲剧。
故事围绕着两条主线,一条是安娜卡列尼娜和丈夫卡列宁以及情人伏伦斯基的三角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幸福爱情故事;人物的身世背景和第一印象基本奠定了人物故事的结局,在心理学上叫做原生家庭和人格决定了个体的人生轨迹。
安娜是上流社会的贵夫人,拥有着苗条的身材和出众的外貌,娴熟的社交技能让安娜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贵夫人,安娜的出场是从和伏伦斯基相遇开始的,书中描写道“伏伦斯基凭他丰富的社交经验,一眼就从这位太太的外表上看出,她是上流社会的妇女。她的整个姿态显示出风韵和妩媚,特别是当他经过她身旁时,她那可爱的脸上现出一种异常亲切的神态,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黑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着他的脸。在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彷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地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
卡列宁是彼得堡官场上的政治要员,他代表着旧的封建官僚,思想僵化,感情冷漠,拥护旧的习俗制度,婚姻只是维持他体面的附属品,卡列宁的出场是在车站接从莫斯科当完和事佬回来的安娜,书中描写道“火车在彼得堡车站停下来,她下了车,首先引起她注意的就是她丈夫的脸。”哎呀,我的天,他的耳朵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她望着他那冷冰冰的,一本正经的脸,特别是他那对现在使她感到惊奇的,撑住圆礼帽边缘的大耳朵,心里想。他一看见她,就向她走过来,嘴唇上浮起他那惯常的嘲笑,他那双疲倦的大眼睛直瞪着她,当她遇见他那执拗而疲倦的目光时,一阵不愉快的感觉揪住她的心,仿佛她原来希望看见的他不是这个样子的。特别使她吃惊的,是当她遇见他时所产生的那种对自己不满的感觉。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熟悉的感觉,也就是在对待丈夫关系上的虚情假意。她以前没有注意到这种感情,现在却十分明白而痛苦地意识到了。”
伏伦斯基的身世背景是他出生于军官家庭,毕业于贵胄军官学校,母亲在社交界曾是红极一时的人物,有许多风流韵事,他也倾心社交界,过着奢侈放荡的生活;而他本人对于家庭的态度,书中描写道”结婚这件事他永远是无法想象的。他不仅不喜欢家庭生活,而且从他们这笔单身汉的观点看来,成立家庭,特别是做一个丈夫,是很别扭,很不习惯,简直是十分可笑的。”
列文是一名小地主,属于基层的统治阶级,他在乡下养牛,打猎,该仓库,割草,他除了劳动,也会思考由于阶级思想而产生的劳动改革,列文的出场是三十二岁的他前往莫斯科打算向奥勃朗斯基的姨妹—吉娣求婚,他先去见了奥勃朗斯基,书中写道“看门人指着一个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蓄有髯曲大胡子的男人说,他要见您。那人也不脱下羊皮帽,就沿着石级磨损的台阶矫健地跑上来。”他一直认为自己配不上他心中那个十全十美的女神吉娣,在他第一次求婚失败后,他郁闷地回到了乡下,思索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人生的目的,自己想要的生活,列文要的理想生活就是娶一个妻子过家庭生活。
吉娣是贵族女子,是谢尔巴兹基公爵家的小女儿,她是列文的女神,书中描写道“他一想到她,她的整个形象就会生动地浮现在他的眼前,特别是在她秀美的肩上灵活地转动着的淡黄色头发的玲珑脑袋,再加上她孩子气的开朗善良的面貌,使她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她脸上天真无邪的神气,配上她柔美苗条的身材,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深深地留在他的心坎里。不过,使他感到惊奇的,往往是她那温柔,安详和真挚的眼神。而最使他难忘的是她的微笑,这笑容每次都把列文带到一个神奇的仙境,使他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好像回到童年时代难得遇到的快乐日子里一般。
安娜深愔自己的魅力,因为在社交界如鱼得水的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可以吸引任何她想要得到的男子的关注,她的热情被伏伦斯基点燃了,意识到自己的婚姻是虚伪冰冷的形式主义,她奋不顾身地投身到了热恋当中,“红杏出墙”的安娜遭到了社交界的排挤,她内心同样既遭受着旧习俗的约束,知道自己触犯了宗教规定的对家庭的责任,又强烈地要求追逐自己的爱情自由。最后支撑她的是她的儿子谢辽查和情人伏伦斯基;在卡列宁和李雅迪以家庭责任和宗教礼制拒绝离婚,她无法再和儿子相见后;在后来的伏伦斯基还是倾心官场社交界,无法给予她完完全全的爱后,她最终投身到了车轮之下,结束了她的一生。而她死后,社交界却依然对她的事迹口诛笔伐,认为她是罪有应得。
幸福是人际关系网络和谐编织的软垫,是感受到爱和力量的支撑,它包括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工作关系,多方关系的平衡会让人感受到自己被爱包裹住的那种安心的力量;安娜的悲剧是注定的,因为她出轨,所以家庭关系破裂了,而社会舆论的压力又使得安娜失去了社会支持,她无法再出入社交界,她失去了朋友和社交的工作,最后她只能聚焦在了仅有的两个人身上,当仅有的支持聚焦在狭窄的渠道时,她在其它渠道丧失的支持,她都要在这条仅剩的渠道中索取,可想而知,她为了自己的爱情,她为了伏伦斯基放弃的家庭,朋友和工作,她都要伏伦斯基全心全意的爱来填补她所有的缺失,所以到后来,安娜陷入了对伏伦斯基的猜忌之中,她需要他随时陪在她身边,她需要他无时不刻地关注,她需要他每分每秒地陪伴,最终,她快要疯了,她决定要以自己的死来获得伏伦斯基的爱以及对他的报复。她是自杀的,但也是他杀的,凶手是死板的封建制度,是冷漠的卡列宁,是沽名钓誉的社交界,是淡漠不专的伏伦斯基。
列文和吉娣的幸福婚姻和安娜的不幸形成对比。列文和吉娣再次相遇之后,迅速地步入了婚姻殿堂,因为列文是乡下地主,在乡下他热衷于劳动,他喜欢劳动带给他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小说里对列文生活的农村生活作了详细的描写,割草,农夫们一家两代在田间劳作,乡村清澈的天空和星月,还有面包和美酒,作者对列文所在的乡村生活的描写是如此的淳朴,列文和吉娣的婚姻生活没有城市里社交界的虚荣,多了一些家庭生活的本真;吉娣操持家务,而列文陷入了对生活的意义的思考;列文和吉娣的生活中有几处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处是列文的哥哥尼古拉去世的时候,列文和吉娣去看望他最后一面,在满是脏乱不堪的哥哥的房间里,在奄奄一息的哥哥的身上,列文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死亡,列文并不信教,他没有正式的信仰,所以在面对哥哥的即将要死的场景,列文显得束手无策;但是吉娣却将哥哥住处重新整理打扫,给哥哥换上了新衣服,鼓励哥哥接受宗教的洗礼,虽然死亡临近,但是在死亡的那一刻,哥哥是带着生的希望的信仰死去的,这让我对吉娣有着深深的敬意,可以说她给我一种纯洁的白衣护士形象;第二处是吉娣生孩子的时候,向来不信教的列文因为听到吉娣痛苦的声音,他开始祷告上帝,希望上帝能减轻他心爱的妻子的痛苦,这里我感动是因为看到了列文对吉娣的爱,我意志坚定地不信奉的律令却在我爱的人遭受痛苦的那一刻瓦解了,只要能够使她好受些,我愿意诚心祷告;第三处是维尼斯基来列文家做客,却不断地撩吉娣的时候,列文吃醋生气,但是依然同吉娣好好谈了此事,最后列文很man地将维尼斯基“请”出了他家。我喜欢他们的相处方式,因为他们对待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是基于爱对方的坦诚,这种亲密关系的处理,体现了彼此的真挚。最后一处是列文苦苦追寻的生活的意义最后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就是为善和灵魂而活,列文获得了信仰。
读这本书还是很费劲的,作者用了很多人物和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了多个人物,也通过各种人物不同身份的对话代表当时各个阶级的形象;有很多历史背景需要了解,但也对作者的文笔和思想深深折服;书中的人物有格自的矛盾点所在,读完觉得这才是完整的人物塑造,人物就是矛盾的存在,而这种矛盾深刻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