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走向餐桌,快到餐桌前,孩子忽然折向洗手间。动作的忽然,和孩子嘟着的嘴,被我逮着了。
我轻声的问孩子妈妈:“咋啦?”。
她妈妈表演了一下刚才的动作,脸朝卫生间方向性的转动两次,持着筷子的手同时应和着头部的转动,舌头顶着上颚,压着声带,两声“嗯--”,不大的声音气流从鼻子里串出来。我明白了,老婆是让孩子洗手呢。
她妈妈刚示范完毕,孩子就到了餐桌上,丰盛的早餐打消了孩子刚才被妈妈“指使”的不快。早晨一段小小的插曲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这个小插曲结合最近以来我关于孩子“放手”问题的思考。
孩子确实越来越大了,但是一直在自己身边,一天天带着,自己感觉像刚刚感冒的鼻子是失灵的,只当把孩子带到外面,熟悉的人看到了都忍不住说:吆,齐齐都这么大了;哦,快有妈妈高了,我看看女儿,应该确实是长大了。
更大确着的感觉,是我最近开始感觉到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是和女儿交流时女儿给我的,我现在描述为“挣脱怀抱”的力量。女儿在争取独立,争取自主。
日前一天晚上,和女儿讨论晚上作业的事情,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女儿,回到家先拿出作业,然后一项项的报告给我,作业的时候,每一项记录下时间,做好一项交给我检查,最后统一拍照,汇报给老师。女儿原本开开心心的,我把想法告诉女儿后,晴天开始转阴,到家后居然下起毛毛雨。一开始我不解,反复问女儿,女儿在情绪的当口,毛毛雨又转成中雨了。后来我,耐下性子,认真的和女儿交流了一下。我才明白了,女儿是要自己安排学习,不想被家长管得很紧。
反思,我是不是管得多了呢?有时候我们也讨论,不能帮孩子包办一切,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但实际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想给孩子做决定,给孩子很多成人的意见。就拿吃饭来说,我会告诉孩子,要多吃什么菜,什么菜里面还有什么样的微量元素更多一些,什么东西不能多吃,吃了会对身体有哪些不好。孩子不吃会被说,吃少了会被说。常常因为孩子挑食,和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孩子委屈,我也想不通:都是为你好啊?
终于,在孩子给了我明显的挣脱的意思后,我开始了反思。我想到了孩子小的时候学走路。一开始不会走,我们用学步带背着,孩子在学步带的保护下开始颤颤巍巍的迈开步子。后来孩子被奶奶带回家,奶奶害怕孩子跌倒磕着,就一直用学步带带着,知道我回去,发现孩子走路一蹦一蹦的。我意思到,该立即撤掉学步带。拿掉后,孩子并没有摔倒,带好长一段时间都一蹦一蹦的。我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难道不是一直给孩子无形的安全带吗?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孩子需要独立自主的去处理,她能处理的事情,即使磕到,孩子也能在挫折中成长。
幸好,我悟到了这个道理。爱,要学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