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最冷的天气里,
干着最热的活儿。
收获的喜悦中,
吃着最烫的锅儿!”
——摘自恩涵爸爸朋友圈
农耕版块进入第二周,这是挥洒汗水的一周!每天主课后,我们都在地里劳作。第一天,清理园子里枯萎的豆藤、西红柿藤、拆下的竹篱笆、池塘里清出的水草、掉满地的洋丝瓜。
第二天,雨一直下个不停。有孩子问:下雨我们还干活吗?我说:当然!于是,所有人穿上雨衣和雨鞋出发了。
今天的工作是制作蚯蚓箱。宋老师给我们钉好了木箱,男生到小树林取土,女生折纸板给木箱的缝隙垫严实。纸板→垫土→投放蚯蚓→放厨余→覆盖土。我们的蚯蚓箱完成,并且给盖子加了防水泡膜。
第三天,雨停了,气温很低。我们今天的工作是锄地,在教室里冻得跺脚,到地里干了一会活,大家都喊,好暖和呀!
下午,一鼓作气把沙池边的地也翻完。还翻出了宝贝,惊喜不已!
第四天上午,给水池边的地打塘、播种(白菜)、盖上腐埴土。
下午,女生负责准备火锅食材
男生负责把沙池边的地打塘并把火生好。
接着,就是火锅大餐了
第五天,沙池边的地种上蚕豆、豌豆。每一个坑里都盖上了厚厚的腐殖土,所有工作结束。剩下的事就是定期来浇水,锄草。
两周的农耕课里,我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有些孩子平时看不到的面相,都在农耕课里体现出来。孩子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都可以被很深的看见。
DA和EH在家都被照顾得很好,他们的特色是做事情容易累,即使心里想做但就是做不动了。但是在农耕课上一天比一天进步,两个孩子都很投入很享受,感受到自己的力气是用不完的。好像休息一会儿,力气又回来了,而且看到自己的工作的成就感,给到内在很充盈的力量。
同样也看到另一种呈现的孩子,小D、SQ、CM、JQ。一是与人沟通不恰当,二是不敢和人合作,怕自己承担过多。四个人一旦组队,就会彼此抱怨。小D和JQ,忘我的玩了一会儿之后看着别人的工作,会互相提醒赶紧干活。另两个孩子是完全无所谓。从第二天开始我把任务分配好了,干完就可以去休息,干不完必须要干。让孩子知道我的事就是我的事,没有办法偷懒。
有一天小D同学被老搭档“抛弃”,只好和我一组,是最早干完活的,段段感受到了有一个合作的同伴工作效率有多高。JQ和SQ一组,尽兴的玩,玩完回来发现大家活都干完了,两人就开始互相抱怨。SQ摔种子,JQ很生气,说你再这么种子会死的。于是JQ来示范,SQ还不乐意。最后呢,嘀嘀咕咕干完了活。后来老师来验收,老师说你看这个太浅了嘛,和其他人一样才行。好不容易整完俩人想去和大家刨沙玩,老师就说回教室了。
就在这种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CM呢有天和DA一组,老师说DA你教一下CM,他就会了。于是他们这一组很快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农耕课特别可贵让老师看到孩子的不同面向,而孩子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很好互相学习。
周五回顾了这一周我们都做了什么。孩子们对火锅印象深刻。我提醒他们这些都是小刘阿姨种的,希望我们明年能吃到自己种的。黑板上写下收获的东西是我们期待的,那些收获就是我们日后的工作方向!
下周见!
怀着崇敬接纳孩子
带着爱教育他们
护送他们迈上自由之旅!
——鲁道夫·施泰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