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不可误认简傲为风骨。
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
(复李少荃)
言辞应当和气委婉,表达意思要真诚,不可误以为傲慢就是有风骨。
所谓风骨,指的是有自己的主见,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不需要依赖他人。
2.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
(与程尚斋)
想要办好一件事,必然会经历很多艰难波折,用诚挚的态度努力工作,同时保持谦虚的心态。
心诚就会志向专一力量集中,即使经历上千次的磨砺失败,也毫不气馁,终会有顺理成章的一天。
保持谦虚就会不浮夸偏激,不带自私的偏见,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3.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
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
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
苟于峣峣者过事苛责,则庸庸者反得幸全。
(致恽次山)
一般来说,能够胜任大事的人,绝对不会只有赞誉他的人而没有诋毁批评他的人。
自我修行时,只要不违背基本的行为准则就行,不能因为旁人的讥讽议论就丧失自己的决心。
选拔人才时,只要具备一点突出的特长就行,不能因为小的瑕疵就放弃有用的人才。
对有才能而且勇于做事的人过于苛刻责备,那么庸碌无为的人反而得到宠信保全。
4. 事会相薄,变化乘除,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
然吾辈自尽之道,则当与彼赌乾坤于俄顷,校殿最于锱铢,终不令囊独胜而吾独败。
(复郭筠仙)
我曾经以为事业、名誉、文章等的好坏都是命运来决定的,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越来越觉得这是真的。
但是在我们自我修行的路上,与命运即使在一分一毫上也要较量一番,不能甘愿让命运一直胜利而我一直失败。
5. 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
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复杨芋庵)
与人论道不能说得太高深,太高深就接近于虚伪做作。
我与同事朋友互相勉励,只求做到不晚起床,不撒谎两件事,虽然浅显,已经对身心大有益处了。
6.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家书>>
对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向就不甘心成为品味低的人,有见识就知道学问是无尽的,不敢以小小的成功就自满。
有恒心则不会有办不成的事,这三点缺一不可。
7.
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君子之处啬境,亦兢兢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
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
古人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家书>>
君子在顺境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上天对我太过好了,我应当拿我多余的补充其他人缺乏的。
君子在困境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上天对我还不错,虽然比不上其他运气更好的,但比起处境更困难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古人说处困境时应该看看不如我的人,就是这个意思。
8. 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家书>>
富贵和功名都是人世间虚浮的光荣,只有心胸广大才是真正有益的。
9.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酉、甲申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家书>>
面对棘手复杂的事务,让你焦虑困苦的时候,正式是对你成长的考验。
李申夫曾经说我受挫受辱时从不发泄不满,只是一味的忍耐,一步一步努力自强。
因此引用谚语"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两句是我生平咬牙立志的心诀。
我在庚戌、辛亥年间被京师的权贵们唾骂,在癸酉、甲申年间被长沙官僚们唾骂,
乙卯、丙辰年间被江西官僚们唾骂,以及在岳州、靖江、湖口多次被太平军大败,
牙齿被打掉的次数多了,没有一次不和着血吞下去。
10.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家书>>
如果我没有树立成为圣贤的志向, 那我就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不要疑问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只要问问自己是否尽心尽力去做了。
(这里是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是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