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必谈的就是目标,月底说的最多的就是结果。就好比每次差旅,有没有达成预期的结果;举办的招商会,有没有搜集到意向客户,什么时候可以成交。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只有更努力一些,一切都会更好,只要付出了行动,肯定会朝着目标前行。
昨日刚从杭州出差回来,在高铁上接到一老客户的电话,产品滞销了,批号还剩下半年后到期,想要退回厂里回笼。客户在项目投入上也花了大量的精力,产品在市场上开发了一年多的时候,有三四家医院在销售,但是量迟迟看不到增长。我们也想要努力为客户去库存,只是苦于去库存的方式和方法。
说起来,还是挺不甘心的,客户从成交拿货到进院上量,在对项目的投入上,所花的精力不比其他客户要少,相比其他客户厂家所给的政策是最好的,客户没能做起来真的是心有不甘。
就跟耳针项目在浙江市场一样,对市场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前期的目标是成交一到两位客户,成交后再加深合作关系,协助客户上量。
回想耳针项目在浙江省启动了一年有余,首次产品亮相是在药脉通举办的渠道对接会上。在招商会之前就查询到当地的收费标准偏低,还是不甘心的想成交客户。不停地想方案解决收费低的问题,等解决了收费低的问题,就是实操和上量的问题。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开发一个有硬伤的项目上,人就是这样的,在投入太多精力后,再想要收手,不管不问,让市场自生自灭,真的是心有不甘。
我们明知道市场收费标准低,为什么不去努力让收费变得更高,或者归零重新开发新的区域呢?是我们不愿吗?不是。是我们不能吗?不是。是我们太懒吗?可能是。
一系列的追问,我们找到了“懒”这个答案,不只是懒,还懒到无可救药。想想为什么懒,舒适区待久了,忘记了昔日的状态。
对于努力这件事,不是一味地使力,做事就好了,更多的是反省、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么有效的去做好一件事情。
特别是对那些资源较少的人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不多的资源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并且把这件事尽量做到极致,而非“差不多”。
要想不仅仅是差不多,要想超过一般人,我们要不满足于按时按质完成工作,我们应该挑战高难度的工作,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若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坚持是必不可少的,努力是难的,坚持努力就更难了。
努力要讲究方法,不谈方法的努力,都是耍流氓--我们耍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这个世界上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人,大多数跟我们处于一样的层级,然而他们用努力拉开了距离。
从一到十不难,难就难在从零到一的突破,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只有自己的标准提高了,你才会觉得每天都是在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