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作为王朝的统治中心,乃是每一个王朝最为重要的所在,尤其是对于后世大一统王朝而言,如无特殊情况很少发生迁都的情况。不过,在先秦时期,夏商周却都曾经历过多次迁都,其中商朝更是先后历经了八次迁都(有争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亳:商汤立国,定都于亳。商族本是夏朝的诸侯方国,后自上甲灭有易后逐渐发展壮大,并逐步从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商汤即位之前,商族都城曾历经多次迁徙,《史记·殷本纪》便记载“自契至汤八迁”,商汤即位之时,都城在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西南)。
时值夏桀在位,夏朝统治已经风雨飘扬,商汤为了准备灭夏,便于夏桀十五年将都城迁徙到了亳(今河南商丘虞城县谷熟镇西南),后经二十年战争灭夏,于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商王朝,定都于亳。
2.嚣:为摆脱掣肘,仲丁迁都于嚣。仲丁是商朝的第十任君主,而从成汤立商到仲丁即位,商朝的都城始终在亳。仲丁即位时,虽然在父亲太戊的治理下,商王朝一定程度实现了复兴,但实际上各种乱象已经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