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几天看《何以为家》,从头哭到尾,看完后心情压抑良久, 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很难受。
不仅是因为赞恩的不幸,更因为很多悲剧依旧在生活中不断上演,明明可以避免。
“我要控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电影一开始就营造出了很强的矛盾感,12岁的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
让人不禁想知道到底他的父母做了什么,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
电影中,为了躲避叙利亚战争,12岁的赞恩跟随父母、兄弟姐妹逃难,非法生活在黎巴嫩的贫民窟中。一大家子人挤在狭窄、逼仄的房子里,生活环境非常美。睡觉时所有人躺在地上,横七竖八,地方太小伸展不开,赞恩都只能蜷着腿睡觉。
从一开始,赞恩就是一个成熟的孩子。白天他要到小卖店整理商品、送货,回到家还要照顾弟妹、处理家务。有时还要和妹妹萨哈一起去街上卖果汁,维持家里生计,小小年纪就要承担所有生活的重担。
从他懂事开始,他就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和权益,现实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而他也清楚的知道,这不可逾越。
跟很多影片,孩子在成长中从幼稚到成熟,一步步慢慢蜕变,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这部片子更残忍,因为一开始,赞恩就已经是个伤痕累累的反抗者,已经成熟的让人心疼。
他会帮助妹妹萨哈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不仅帮助妹妹洗裤子、偷卫生巾,还再三叮嘱妹妹一定要藏好卫生巾,不然被父母看到了,她可能就要被送去嫁人了。
他会自顾自地把坏男人送给妹妹的东西扔进垃圾桶,这是一个十二岁孩子独立的判断。他知道对方没安好心,无论多么困难,都会执着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保护妹妹。
但还是很不幸,最终父母还是要把妹妹萨哈,这个才11岁的女孩嫁给房东阿萨德,用来抵上涨的房租。
当坐在坏男人旁边的妹妹望着他,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挥舞自己的拳头,但他太瘦小了,拼命拉父母,被打得鼻青脸肿,也没有改变妹妹“被嫁”的命运。
赞恩彻底绝望了,唯一跟他亲近的妹妹已经走了,这个家还有什么留念的?他选择了“出走”。
不想等在外一番波折后再回家,却惊闻妹妹萨哈已经死了,于是拿着刀冲到房东阿萨德家,砍伤了他,因此被判刑。
监狱里,他打电话给电视台要控诉自己的父母,因为他刚刚失去女儿萨哈的父母,又怀孕了,还美其名曰这是“真主赐予的礼物”。
至始至终,赞恩都没有享受过片刻孩子的欢愉,来自父母的关怀半点也没有。他们只知道不断的生孩子,因为穷。
但越穷越生,扔在地上嚎嚎两年,能走路能说话就能干活了,然后大的带小的,小的带更小的。再养几年就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
女孩可以嫁出去换彩礼,男孩可以去工作养家糊口,管他什么,只管生,反正有用!
可是谁来养呢?最大的那个孩子被迫就变成了“父母”。可自己都是个孩子,还没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就要变成“父母”去照顾孩子。
只管生,不管养,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和快乐,反而只会给他们更大的苦难和折磨,生活已经这么难了,为什么还要生?
赞恩什么都不要,他只是希望父母不要再生了而已。
二、
《何以为家》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1的电影,仅仅在豆瓣都有3000多篇影评,有很多角度去评论这部电影,关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生育观念。
但这些都太宏大了,我想这部片子里折射的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更有思考意义。
我们可以理解赞恩父母的身不由己,是那个战乱的年代,社会体制摆在哪里,社会经济连带教育问题催生了更多“新的愚蠢的父母”,使得悲剧重演。
但反观现在我们所处的和平年代,就没有赞恩这样一出生就做了父母的“父母”的孩子吗?
拿我们家来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哥跟我爸妈越来越合不拢,最后发展到现在彼此都跟对方不讲话的地步。
我哥跟我打电话,聊什么都好好的,但只要一聊到跟爸妈的关系,我一劝,他就炸了,我们的谈话就绝对崩掉。
从哥哥的抱怨中,听得出来他对爸妈有怨气。但绝对不是爸妈猜测的,认为哥哥是嫌弃他们没有出息,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给他买房,留一大笔钱什么之类的埋怨。这也是沟通中的一层误解,让哥哥更觉得跟爸妈没有什么可以聊的。
“狗不嫌主穷,儿不嫌娘丑”,孩子嫌弃自己的父母,理由绝对不是他们没有出息这么简单。
哥哥很小的时候跟爸妈在外面一起打工,经常都是做好饭等爸妈回来吃。然而爸妈的做法呢,是经常吵架,休息就出去打麻将,买了菜扔给哥哥自己做。
对比别的父母,有的呵护宠爱,哥哥完全没有。从小到大都没有给够过关怀,反而长大了被喝五吆六的,什么孝顺都变成了理所应当,所有的情绪都完全被曲解成经济层面的东西,该是气上加气了吧!
其他事情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同一个父母,同样的儿女角色,我可以说感同身受至极,我也曾经怨过父母,真的无关经济物质。
大一因为一些事我跟我爸吵架,我赌气了一年。我不主动打电话,他也根本不打电话。因为之前都是我主动打电话给他,告诉他生活近况,要他们注意身体,他从来没打电话过来问过我。
之前说是高中手机不方便,可是大学了,他也没有打电话过来问问我在陌生的环境习惯吗?跟同学相处的好吗?从来没有!看着开学室友要么是妈妈陪着,要么是爸爸陪着给铺床,跑前跑后。
在室友爸爸妈妈一天打几个电话关心问候的时候,我也想他们打个电话问问我,哪怕说忙,一个星期一次呢,也没有!
整整一年不说话,特别难受,心里好大的怨气:你打个电话有那么难吗?你是爸爸就什么错都没有吗?你是爸爸错了难道就不能道歉吗?你的面子就那么重要吗?你以为每个月给生活费就是一个好爸爸了?就尽了一个爸爸的责任了?
我相信我的父母是爱我的,这点我很笃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以爱为名义的伤害不是伤害。有的地方没做好就是没做好。
三、
最后还是我主动打电话过去,算是和解。因为很幸运看了武志红老师的那本《为何家会伤人》,知道了“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后面陆续看了几个系列,之前好多的想不通,突然找到了原因,也就慢慢释然了。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现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记,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父母的年代,他们为了生存已经够艰难了,哪里有时间去考虑“爱”。他们以为给够钱就够了,能够吃饱穿暖就是幸福。
可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了,很少有再听到吃不饱饿死的,但越来越多的听到压力大、抑郁症跳楼死的孩子。
时代不一样了,如果父母还是按照自己的观念来,悲剧只会越来越多。真心希望我们的父母到能够主动的接受再教育,去学习了解原生家庭。
去了解分析“原生家庭”,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超越,走出怪圈。
现在我也会把看到的关于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方面好的书、文章、音频,主动分享给他们,不是为了让他们觉得对我们亏欠,而是要他们明白,他们也是缺爱的孩子,所以不会表达爱,不怪他们。
只是希望他们也能够慢慢治愈自己童年的伤,同时也能放过我们。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大家对原生家庭的关注度高了,关于原生家庭的影视题材也多了,《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小欢喜》里的乔英子,不缺乏学习途径。
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现实告诉我们,没有人的童年是没有遗憾的。当我们在原生家庭受到伤害时候,比起报复父母,伤害别人,抱怨社会,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治愈自己。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既然是影响,那也有好的有坏的,没什么可抱怨的。即便是伤害,也永远记得一句话,我们以后所建立的家庭比原生家庭更重要。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但是,生命的价值在于我们能做选择。”
改变父母比较难,我们唯有努力治愈自己,在自己所建立的家庭里,在面对一些“把戏”的时候,能够识破,自己不陷入进去,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进步,下一代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