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是乡土社会的特点,事实上完全静止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乡土社会不过比现代社会变得慢而已。
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社会结构自身并没有要变动的需要,社会变迁常是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
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
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能答复人们生活的需要时,是一个最容易安定的社会,因之它也是个很少“领袖”和“英雄”的社会。社会变迁可以吸收在社会继替之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称这社会是安定的。
长老代表传统,遵守传统也就可以无违于父之教。
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对无知,如果所传递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没有反对的必要,如果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也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
注释是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
“反对”在长老权力的长老与子弟们的关系里是不发生的。长老权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反对在同意权力里才发生。 反对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
除前文叙述过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之外,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还存在着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社会结构自身没有要变动的需要,但当旧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应对新环境时,时势权力便出现了。这种权力在安定社会中最不发达,乡土社会遵循儒家的“孝”和“无违”,承认长老权力,这种缓慢变动的社会不需要“革命”。在这样的社会中,“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释”,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社会如果加速变动时,注释式歪曲愿意的办法也免不了。
名实的分离——表面的同意与实际违背这种传统的做法相矛盾,也就产生名实的分离。